成都高新区建成环评“模块化”自主填报系统

2023-07-05 14:32:5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量: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成都高新区在医院、研发实验室和道路3个行业探索实施环评“模块化”改革,创新开发建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模块化”自主填报系统。目前经测试,系统(医院行业)已正式上线,研发实验室和道路行业正在测试过程中,也将于近期正式使用。

据了解,这个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引导企业根据项目类型在线填报必要信息并自动生成环评报告表,减少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依赖,缩短报告编制周期,减少企业经费投入。

“模块化”填报管理让编制流程规范优化

“传统编制环评文本的过程繁琐耗时,需要配备专门的环评人员进行详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而使用这个系统,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加快了报告的提交速度。”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崔伟使用系统后表示,引入“模块化”环评填报系统后,只需按照系统预设的“环评清单”和“内置模块”进行选择和填报,无需从头开始编写报告。

环评“模块化”改革技术方案编制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研究院执行院长雷蕾介绍,环评报告内容点多面广,且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项目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将环评报告“模块化”,使其中相似性内容标准化,差异性内容可选择化,可极大节省环评报告编制时间、节约环评费用、提升环评报告质量。

据悉,系统通过内置专业“模块”对环评报告表中的评价内容实现全覆盖(其中模块化填报比例达70%),企业在使用时可根据项目特点在相应“模块”中选择(或填写)相关信息,如项目概况、工艺流程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让操作更简便。同时,各个“模块”还能根据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区域环境质量报告等对内置模块进行实时更新。

“在系统里,多个环评人员可以对同一个报告实时共享数据、进行协同审查。”崔伟表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种协同工作的方式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避免了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有助于提升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智能化”数据分析让编制质量科学有保障

“我们不仅可以随时查看和编辑已填报的报告,而且系统内置了环境评价的相关计算公式和模型,只需输入相关参数,即可自动计算环境影响指标和评价结果,能有效避免人为错误和疏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环评报告的质量及科学性。”近日,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在填报医院行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时,对系统数据分析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

“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自动计算能力。”环评“模块化”改革系统开发单位——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数字中国研究院川渝区域项目总监李博表示,“系统全面植入了集中存储、分类管理和智能运算的功能模块,可对环评报告的数据进行版本管理和数据追溯,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我们专门召集资深环保专家对系统进行反复打磨、论证,确保系统的分析方法正确、结论科学可信,减少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粗制滥造’,有效提升环评文件质量。”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管理处副处长周梦春表示。

周梦春还透露了一组数据:以这个系统仅为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计算,预计每年惠及企业80家,每年将缩减企业环评成本300万元,真正做到为企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