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旅客飞机闹事,赔了航空公司6万备降费还被判刑

来源:爱民航 民航资源网 2022年02月23日 浏览量: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达美航空的一名29岁男性乘客奥洛隆达在一次飞行中尖叫并且动作异常,一名空乘前来劝说却遭到其威胁说:“不要碰我,如果再碰到我,你会后悔的。”后来,一名女空警介入,但该男子却举起了拳头……

美媒称,该男子被指控在该航班中殴打和干扰机组人员。机长宣布紧急情况并临时备降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闹事旅客在那里被警方逮捕。根据法庭文件,奥洛隆达已被命令向达美航空公司支付9,118美元(约60000元人民币)的备降费用。 同时他也将面临六个月的监禁,和高达5,000美元(约33000元人民币)的罚款以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的额外处罚。

任性乘机的代价为什么这么高?

因为不论何种原因,航空公司的正常飞行计划一旦被打乱,都将承担不菲的损失,例如临时备降消耗的额外的燃油,要花钱;备降机场的使用,要花钱;对后续航班计划和时刻的影响,要花钱;对其他旅客航班延误的补偿,要花钱;机组的执勤时间延长人工成本提高,机组如果超时还需要临时更换机组等等等,都需要花钱。这些钱动辄数万到数十万人民币,假如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些损失甚至会高达百万乃至上亿。 

对国内而言,近年来民航不断加强“六严”打击力度,规范民航执法标准,修订相关民航安保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今年还建立并实施了民航“黑名单”制度,利用诚信的力量对“机闹”事件“零容忍”,进一步强化了民航法治打击力度,及时惩处了多批不文明乘机违法行为人,发挥了一定的民航法律震慑作用。

然而,与美国民航相对比,就国内航空公司而言,因“机闹”事件导致自身经济利益受损,而主动要求肇事旅客赔偿损失的案例则少之又少。很多航空公司选择了忍气吞声,自己员工被殴打了不去主动起诉,飞机受损了滑梯被放了自己买单,航班因“机闹”被延误了自己掏钱赔偿其他旅客,即使肇事旅客被警方处以行政处罚,航司面对真金白银的损失时依然常常选择打碎牙往肚子里咽,默默的承担所有损失。这一点屡遭诟病,而中国民航也常被网友吐槽为交通系统里最软最好捏的“柿子"。

许多网友认为,当前民航对不文明违法乘客的惩戒力度依然不足,登上民航“黑名单”,大不了去坐高铁轮船;民警口头批评几句,写个悔过书,行政罚款二三百,对某些人来说不痛不痒;对个别人来讲,就算行政拘留个三、五日,放出来又是一条好汉,依然可以我行我素。

有的网友拿新加坡法律为例称,对一些违法人员实施惩处最好的“长记性”办法就是“鞭子”+巨额罚款,“鞭刑”作为严酷刑罚在我国当前或许不适用,但让“机闹”人员赔偿航空公司或机场单位巨额经济损失,像美国民航那样,要求肇事者同时承担航司或机场几万到几十万的损失,必然也会令其“印象深刻”。

无独有偶,据@珠海公安官方微信公众号近日报道,7月5日,乐某(女,30岁,四川大邑县人)报警称其丈夫胡某斌(36岁,山东微山县人)在某航班上,准备前往北京制造爆炸。机场指挥中心暂停了航班起飞计划,而当时该航班正在滑行道等待起飞(该航班为空客A321,共有旅客52人),随后经排查确认该炸弹威胁信息为虚假消息。

处置现场照片(图片来源@珠海公安)

调查称,夫妻两人从2018年6月20日起到珠海和澳门旅游。7月5日20时许,两人在澳门一餐厅吃饭时因琐事争吵,丈夫赌气离开。乐某原以为丈夫是赌气回了济南的家,谁知,丈夫却买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她认为丈夫是出轨了,去北京是为见情人。为了拦截丈夫,她失去理智,拨打了110……

嫌疑人乐某(图片来源@珠海公安)

乐某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珠海机场的运营秩序,致使该航班终止飞行计划,整机重新进行防爆和清舱检查;所有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物品、货物再次安检,参与处置和应急救援的民警及机场各相关保障人员达到150多人次,该航班延误三小时后才成功起飞,于次日6时7分安全抵达北京。目前,乐某因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处置现场照片(图片来源@珠海公安)

我们注意到航司和机场方面因为这场闹剧大费周折,即将起飞的飞机滑回,150多人次参与处置,航班延误到天亮,造成的相关损失必然不在少数。而这起航空器遇虚假恐怖消息威胁事件仅仅是近年来中国民航遭遇的数百起虚假恐怖消息事件中的一起,可见仍有不少人缺乏民航安全意识,敢于拿着无知以身试法,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民航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媒体在民航法治方面宣传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

相信乐某会为自己这次的冲动付出沉痛的代价,但也希望这一次,航空公司和机场方面能够依法附带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继续推进民航单位“空闹”追偿的常态化机制,让更多的民航单位敢于“硬起来”。

1_e0b01c17aab64ff88b42a81bb2f3bff0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