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本航空服务的新路径

来源:爱民航 西北民航电视台 2022年02月18日 浏览量:

探索基本航空服务的新路径

为改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条件,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出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青海机场公司积极探索“通廉航空”模式,盘活省内支线机场资源,解决航班客座率较低、运营不稳定的问题,为支线机场运营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参考模式。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地形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青海的发展只能更多地依靠民航。因此,十二五初期,青海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设“一主八辅”机场布局的目标,在各方努力下,德令哈机场、花土沟机场、果洛机场、祁连机场相继实现通航。

实行通廉航空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在这种恶性循环下,2015年,德令哈机场由于航班少、票价高、客座率低,面临着停航风险,花土沟机场通航一个月后,也因此被迫停航,青海省内的高高原机场发展陷入了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2015年10月,青海首创的通廉航空模式在德令哈机场首先运行,西宁-德令哈的往返航班加密至每天一班,票价仅为150元(不含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一时间,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通廉航空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出行困难,更是为当地带来了旅游、外商等多方面的经济力量。

通廉航空在引进外商方面的作用

通廉航空给当地旅游带来的变化

通廉航空模式在德令哈机场试点初见成效后,青海机场公司继续在花土沟和果洛机场进行了通廉航空模式的推广。通过政府补贴、机场减免费用等方式,将票价维持在200元左右。然而初期航班十分有限,以果洛机场为例,一周只有四趟航班,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然一票难求。

通廉航空实行初期遇到了哪些困难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2018年3月25日,中国民航局决定在青海省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将德令哈、花土沟、果洛和新建的祁连机场均纳入试点范围。试点机场通过政府补贴、机场减免费用等方式将票价控制在200元左右,鼓励航空公司增加航班数量,使得乘机出行更加便捷。

开展试点之后,德令哈机场的航班情况

加密的航班量使德令哈机场各项发展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截止八月底,德令哈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838架次,旅客吞吐量73658人次,货邮吞吐量248吨,客座率达到73.24%。三大指标同比去年分别增长65.6%、51.2%和130.1%。居住在德令哈周边的柯鲁柯小镇上的老乡们,也深深感受到了民航带给他们的幸福。

处在三江源地区和黄河经济带核心位置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长期受自然条件、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脱贫攻坚任务重。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实施后,仅2018年上半年,果洛机场旅客吞吐量就突破了5万人次。一些牧民出去后眼界开阔了,思想也解放了。

8月28日,青海省第六座支线机场祁连机场实现通航,藏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这一难忘的时刻。通航后的祁连机场,继续实行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祁连至西宁航班每天一班,票价仅为100元,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天境祁连近在咫尺。

基本航空服务给青海机场带来的变化

通过试点,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将注意力投向了青海支线航空市场。目前东方航空执行试点航线每周35班,西藏航空表示祁连机场通航后将加入试点,首都航空已经就开通试点航线事宜与青海机场公司进行实质性接洽,四川航空也表示2019年会考虑参与试点。

试点为青海支线航空市场开创了新的发展路径。航线的稳定运营促进机场健康发展进而带动航线数量增加和机场服务功能增强,这间接提升了机场投资回报,调动了各方发展民航积极性,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

基本航空服务的均等化,将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通达的民航运输条件,这是新时代民航人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青海机场公司的成功实践向我们再一次说明,只要抢抓机遇,敢想敢干,偏远的支线机场也能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时,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健康发展之路。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