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机务迎春花"
张焕迎,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电子修理车间主任,25年来,她从原西北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厂,到东航西安维修基地,再到今天的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始终没有离开电子修理车间这个岗位。25个年华的沉淀与历练,不仅是她个人成长的珍贵记忆,也记载着东航机务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现如今,作为车间领头人,她深知团队的成败取决于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她根据多年以来在车间工作的经验,从车间日常维修任务、行政管理和技术创新中,认真总结出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团队建设、质量效益目标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形成了一套规范高效、适合车间发展实际的管理模式。
介绍管理模式
作为车间主任,她想方设法完成生产任务,车间的生产活动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状态。她把安全生产与岗位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自主管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使员工明责、知责、执责、自觉守则和担责。
为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她推行弹性轮岗工作制,短期内,IDG(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的平均修理周期就从30.92天降到26.55天。
怎么是弹性轮岗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对工作的帮助?
为提升车间整体维修技能,加快青工培养和业务能力提升,张焕迎充分发挥车间全国劳模韩少辉旗下的“韩少辉飞机维修技术创新工作室”作用,积极开展劳模技术大讲堂、员工技术研讨会、劳模岗位情景模拟等活动。在她的管理和引领下,车间维修业绩斐然。
2017年,车间全员业务技能考核优秀率达93%以上,车间共修理2790件部附件,产值6494.5万元,同比提高了20% ,先后荣获“东航集团模范集体”、“东航股份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工人先锋号”、“女职工建岗立业示范岗”等多项荣誉。
获得这么多荣誉你觉得主要取决于哪些方面?
2018年是东航机务系统转型“3+1”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适应和对标机务发展“四化战略”,张焕迎牵头制订了车间三年发展规划,尽全力推进附件修理产能提升。目前,车间三年发展规划已步入实施阶段,维修工作正在由保障性附件修理向高附加值复杂附件修理转变,到2020年,车间模拟产值预计将达9310万,产能增长43%,实现修理产能翻番。
机务系统转型带给电子车间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生产工作之余,张焕迎不忘员工关爱。她积极组织开展“爱在东航”等公益活动,培养员工团队精神,增强员工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张焕迎和爱人都是分公司机务员工,她的爱人因航线工作需要,经常赴驻外站点完成维修任务。在这个“机务家庭”里,在一对儿女面前,张焕迎经常是“既当妈又当爹”。
张焕迎:“有一次,儿子半夜里发高烧,我爱人正在值夜班,我半夜背着儿子到医院,就诊完,安顿好儿子,在清晨把我女儿送到学校,有时候也觉得成天这么忙忙碌碌对儿子和女儿也有所亏欠......”
对张焕迎的工作精神、工作能力、在车间起的作用进行评价?
迎春花盛开,清香满东航。2018年暖暖的春意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张焕迎就如同早春的迎春花,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用她那令人信服的一言一行,带领着车间团队撸起袖子,潜心发展,创造新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我国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担当。”张焕迎以东航机务人的“精、气、神”,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主动肩负起安全生产和机务转型发展的重任,汇聚成东航员工的凝聚力和央企的社会责任,也让新时代机务女工的风采更加熠熠生辉!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