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花】在距今1万至7千年的旧石器时代,保山大地生活着众多的早期现代人,其中以隆阳区蒲缥塘子沟遗址出土的“蒲缥人”最具代表性,塘子沟文化是迄今所知我国年代最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往前跨一步便进入新石器时代。保山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之《远古回声》上集《“蒲缥人”》即将播出。
【标题】保山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之
远古回声(上):“蒲缥人”
【解说】这座小村庄,叫塘子沟,位于隆阳区蒲缥镇。村庄东侧,矗立着一座遍布岩石的小山包。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座看似不起眼的荒山包,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原因是村民经常在这里挖到“龙骨”。
【同期】塘子沟村民:就听见一些人说是叫“龙骨” 就个个来挖它
【解说】据说,这种“龙骨”还能治刀伤。
【同期】塘子沟村民:老人说 就说是这种伤口 砍着一刀以后拿这种 那个时候我们也来挖过呢 挖挖拿回去 切一小点骨灰煮煮 敷在伤口 包扎起来 这个血就止掉了
【解说】考古人员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龙骨”,实际上是远古时期各种动物的化石。1986年12月,省、市联合考古队对塘子沟进行了正式发掘,2003年10月,中外联合考古队再次进行了发掘,一段深埋地下的远古文明,由此得以重见天日。
塘子沟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0—100厘米,年代距今7000—9000年,为旧石器晚期遗址。迄今为止,保山境内共发现旧石器遗址5个,因地域相近并同属一个时期,被统一命名为“塘子沟文化”,为云南省继“元谋人文化”之后建立的第二个旧石器文化。
这批化石,为人类头盖骨、上下颌骨、单颗牙齿等,共有七件。经鉴定,分属4个人类个体,为蒙古人种特征。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它里边也有小孩 反正老中青都有 就是从牙齿的磨损程度 或者是这个牙釉质这些 看的出来它是老中青三代都有
【解说】根据出土地名,这批人类化石被命名为“蒲缥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保山历来被视为尚未开化的不毛之地,但“蒲缥人”的出土却证明,早在7000—9000年前的史前时代,就有人类以群居的方式,在这一带栖居繁衍。
这是雌性古猿左下颌残段的化石,1992年,出土于隆阳区西邑乡羊邑煤矿,当时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在它的那个齿面上 就是留下来的那个古猿的牙齿 那个齿面上 原来它是单尖的 单尖的它是啥意思呢 就是说 它的这个啃咬力要更强一些 撕咬的能力要更强一些 但由于进化的逐步发展 最后它的齿面就变平了 就变成两个尖了 大小两个尖了 这是一种猿向人类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就是它猿的特性 那种原始性 在逐渐隐退 然后向人的发展方向的一些变化在出现
【解说】考古研究证明,现代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经测定,羊邑古猿化石距今约580万年,填补了云南古猿400万—800万年从猿向人进化阶段的一个空白,同时也证明,保山为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地域。
这具人类头骨化石,1987年,出土于施甸县姚关镇小汉庄村万仞岗。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这一具头骨化石 就保存相对完整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呢 是我们经过修复保护的 那么其中褚褐色的这一个颜色 是我们加固的 其它部分都是原化石 应该说从头骨化石保存状态来讲 这个是相当完整
【解说】经测定,这具头骨化石距今约8000年,被命名为“姚关人”,与“蒲缥人”为同一时期,而且还鉴定出为一名女性。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女性和男性的这个 包括这些颧骨 这些牙齿 这些都是还是不一样的 它是可以看的出来的 它就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
【解说】除了人类化石,塘子沟还出土了各种动物骨骼化石数千件,还有动物碎骨化石200多斤,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的发现 也是说明当时 他们还是能够或许 他的捕猎状态还是比较好的 相对要好一点
【解说】从出土的动物骨骼化石来看,许多都留下了人为砍砸的明显痕迹。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因为多动物骨头的这个 断裂的面和断裂情况看得出 是人为地有意地被它打碎的 不是它自己碎裂或者什么的
【解说】如此多的动物骨骼被砸开或敲碎,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就是你把动物骨头的肉吃完以后 还要把那个骨头砸碎了 然后把里面的骨髓 我们说的我们现在也吃 把它吃掉 就是他们充分地利用每一点(食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说 他们能够捕猎到的东西 他们也是非常珍视的
【解说】那么,当年被“蒲缥人”猎食到的动物都有哪些呢?根据考古生物学研究,可以鉴定出来的就有哺乳类、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4纲38种。其中,哺乳类有犀牛、虎、豹、熊、大熊猫、小熊猫、鹿、猴、牛、猫、鼠等20余种,鸟类有雉、乌鸦、隼、鸽子等10余种。
这张示意图,形象地展示了塘子沟出土的动物群,哺乳类动物有偶蹄目、奇蹄目、食肉目、灵长目、啮齿目等6目。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是我们能找到的 能判断清楚的 这一类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些什么 就组成了塘子沟哺乳动物这样一个族群 从数量的角度来讲有20多种
【解说】这张图上,有各种鸟类10余种。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把整个在这个区域的鸟类 就是当时已经被捕食 而留下相关遗骨的这些鸟类 判断清楚 通过这样的一个判断 就构成了一个 我们能够知晓在这个区域 生活的自然状态是一个什么样子
【解说】那么,塘子沟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我们根据周边地理环境来推演 应该说在8000年到12000年这个时期 这个地方是一个古湖 就是实际上周边它有湖水 然后它在当中有一些小山包 这些小山包适合动植物 和人类的一种生存 然后后边是一些大山 原始森林 里边也有很多的动植物资料 那么这样一种环境 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的一种栖息发展
【解说】蒲缥盆地,座落在横断山脉的怒江流域与澜沧江流域之间。根据地质学考证,当时的蒲缥盆地是一个湖泊,属亚热带气候。塘子沟遗址,就座落在蒲缥盆地的北端,从地形上看,为周边山脉延伸到盆地的一座小山包。同时,塘子沟出土的鱼类、贝壳、螺丝化石,证实当时这一带有湖泊河流等水系。此外,塘子沟还出土了各种植物的果核化石。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就是又靠着水 又靠着山 那么在这个当中 他对野果的采摘 然后包括狩猎 包括捕鱼 他的这个食物的来源就比较丰富 那么这样一个总环境状态下 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 那么可能在这个区域 以“蒲缥人”为代表的这样一个群落 长时间在这个地方生活
【解说】塘子沟遗址,只是一个面积只有1000平方米的小山包,能够活动的区域范围十分狭窄。而且根据地质学勘测,塘子沟遗址为溶蚀的石灰岩台地,土层很薄,最厚的只有1米左右。以这样狭小的遍布岩石的地形环境,其实并不太适合人类在这里群居栖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又会有如此数量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堆积在这里呢?一种推测是这样认为的。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就是 这个地方是不是当时的这一个 “蒲缥人”这一群人 在这个地方是一个 分发食物的一个地方 在原始社会的状态 是一种公共分配的状态 那么他就在这个地方集中地 包括肢解剖割捕获的猎物 肢解以后又分给当时的氏族公社的所有成员 那么这样的一种状态下 这个地方可能就形成的堆积比较多
【解说】此外,还有一种推测。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还有一种认为 就是 是不是在这个地方有一些相关的活动 这种活动当然我们可能会有 比如说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啊 在这个地方要搞一些祭祀的活动 那么这样的话呢 这样的场所往往也会形成大量的一些 遗骸的堆积 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更明确的证据说明 它的这个哪一种存续的可能性是最强的
【解说】塘子沟出土的数量繁多的动物和植物化石,证明当时的“蒲缥人”主要通过狩猎,同时兼顾捕鱼和采集,来获取各种食物。那么,他们又是依靠和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开展这些生产生活活动的呢?
塘子沟出土的石器有11类数百件,这是石片,这是石锤,这是砍砸器,这是刮削器。原料分别为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一般是用那个 江边或者(其它地方)取来的鹅卵石 然后通过这个敲击 反正它有几种方法 比如是那个锤击法 或者是那种 就是挤压这些方式 把它那个 把那个石头打片以后 取可以使用的那部分 来把它加工成那个可以使用的石器
【解说】这种形状的石器,叫单平面砾石手锤,兼具敲砸器、石砧、砾石锤等多种功用。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它相当于一个鹅卵石 把它打瓣 分成两瓣以后 然后剖开的那一面 就可以来 我们说的手锤 就可以拿来砍砸东西 但是后来经过更进一步的研究 就是说它不仅仅是一个手锤 它可能是还要反过来 就是这一面拿来研磨东西 就是它除了是一个手锤以外 它还是研磨器 这种可能使用的一种方法
【解说】单平面砾石手锤,又叫作研磨器,为塘子沟出土的代表性石器。这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石器,叫琢孔石器,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琢孔石器就是通过这个藤条 穿过这个孔以后呢 系捆在一起 然后通过一种甩的方式 旋转 然后呢往正向抛掷出去 然后击打野兽 第一个呢增加了攻击的远程度 就是它抛掷的更远了
【解说】这种石器为全国首次出土,相当于中国古代兵器中的流星锤,可以用来击打远距离的动物。那么,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这么庞大的一块石头 对他们来讲 把它穿一个孔 还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它就是两边加工的方式 先从这边 用一种敲击和旋转的方式 钻孔的方式 逐步加工 我们看的出来 你看它的口是大的 底部是小的 然后再翻过来 另外一面用同样的方式 从敲击然后到钻的方式 又加工成一种 两边合拢了 都在中间
【解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只具备通过简单的打制来制造工具的能力。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依托石料本身的一些基础条件 来进行打制而做成的 相对粗糙 他可能就需要它的一个面 或者一个角 一个边 就来作为一种使用 他还只是在这样一个打制状态
【解说】打制工具,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而磨制工具,则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琢孔石器的出土,证明当时的“蒲缥人”,已经初步具备更加一级的磨制工具的能力。这标志着,“蒲缥人”已经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已经明白 不光是只会打砸一下来取样 然后觉得说再这样加工以后 可能会更好了 他已经有这个认识 但他还在摸索当中 所以出现了一些技术的萌芽 就刚才说的磨 钻孔 都是这样的
【解说】除了石器,塘子沟还出土了数百件,用动物的骨骼制作的骨器,用动物的角制作的角器,还有用熊的牙齿制作的牙器。其中,角锥、角矛、角棒、牙锥等,均为全国首次出土,角铲的类型和数量,远远超过全国此前出土的总和。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就比如说他做那个角矛 角矛他就把那个骨头 一个长形的 他先想办法把它从这种斜面 斜打下去 用砍砸器 或者用刚才我们说的手锤 把它砍开以后 然后就自然形成了那种斜面 就是角的那种斜面 它就有一个尖锐的面 然后形成了一个斜面
【解说】这些用动物的骨骼、角和牙齿制作出来的工具,显示出精良的技法,代表着“蒲缥人”原始手工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这些锥状和针状的器具,是拿来干什么用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这样很细长的一些部分 主要是作为针 也就是钻更小的孔 这样的一种工具 就是通过拉线的方式 把我们要打成的两片 三片东西缝合在一起 来做啥呢 就是我们的“蒲缥人”在这个时期 已经懂得通过缝制兽皮 来加工衣服 来御寒 来遮体 这个是属于在我们旧石器时代 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解说】与琢孔石器相类似的是,塘子沟出土的骨器、角器和牙器,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磨制的痕迹,显示出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特征。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把它进行了一些砍砸 砍砸了以后出现了一个面 然后这个面 他已经知道去把它磨得更光滑 更锋利 这样的一个意识 和加工的技术是已经存在
【解说】此外,塘子沟还发现了类似于箭头的骨器。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我们也看到了一些 很锋利的一些(骨器) 然后但它的形态还比较原始 可能就是我们说的 就骨镞 就箭镞那个意思 是骨头做的 因为我们还没有其它的一些东西发现 它怎么使用 是不是已经懂得 用弓箭的这个概念 我们还要一些更多的证据 虽然已经有一些特性出现了 出现了一些雏形
【解说】这些呈焦黑色的动物骨骼,显示出明显被火烧过的痕迹。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就是那个烧骨 我们叫烧骨 就是被火烧过的骨骼 就说明当时的“蒲缥人”已经懂得用火了
【解说】此外,塘子沟还发现了火塘灰烬。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丁姗:就说明他们已经会用火了 用火以后就形成这种灰烬 就像这个现在烧了火塘以后 就会慢慢地就积攒出 还是很厚的一层 烧尽了的这种灰
【解说】通过用火来烧烤动物的肉质,当时的“蒲缥人”已经吃上了熟食,不仅更加美味,而且更富有营养,从而大大延长了寿命。
塘子沟遗址面积总共有1000平方米,但先后两次发掘的面积,加起来总共不到200平方米,发掘的面积只有1/5。它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发现和惊喜呢?这个问题,只有留给未来的下一次考古发掘了。
(全文4800字)
【标题】
保山大型文博探索系列节目之
远古回声(下):石头与泥土的时代
【解说】在保山市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张图片,图片中的器物,为保山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一件石刻文物,从造型看,酷似一朵圆形的4瓣花卉。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中间是一个圆形 圆形(里面)呢用叶瓣的方式 就是刻了4个叶瓣 4个瓣我们就认为是一个4瓣花 这个是一个认定的解读
【解说】这件石刻文物被考古工作者命名为“圆形石刻花卉”,出土于龙陵县勐糯镇大花石新石器遗址,距今约有4000年,是保山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原始石刻艺术品,也是云南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刻艺术品。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其实表明了咱们当时 生活在大花石的这一群人 对美和艺术的一种追求 它是一种表达 就是他们不光是加工工具 然后开始觉得应该做一个很特别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
【解说】有谁能想像的到,4000年前,还处在蛮荒时代的保山古人类,就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审美意识,并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石刻艺术品来,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大花石新石器遗址,坐落在龙陵县勐糯镇大田坝村怒江西岸的一处二级台地上,这里背山临江,属于亚热带河谷气候,植物茂盛,水源充足。那件神奇的“圆形石刻花卉”,就是在这片长满包谷的山地上出土的。上个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这里的村民们流传着许多关于“雷锲子”的传说。
【同期】龙陵县勐糯镇退休教师 黄正龙:无恶不作的人啊 人们就警告他 你这个要被雷劈死的 你没看见吗 我们这个江边到处是“雷锲子”啊 就是那些恶人干了坏事 雷公把它劈下来劈死的
【解说】经过进一步调查,文物工作者发现,当地村民口中所说的“雷锲子”,其实就是从附近江边和树林里,拾取的石斧之类的原始石器。1991年11月至1992年1月,文物工作者对大花石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共出土石器等文物标本3000余件,另有陶片3万余片(件)。遗迹有房屋基址、灰坑等。经考证,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距今约4000年。
保山新石器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澜沧江、怒江、龙川江流域的河畔台地、湖旁台地和洞穴里、岩厦下,迄今已发现各类遗存共90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陵大花石遗址。
石器,是石器时代的标志性器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石料只能进行简单的打制加工,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了加工制作的技术,从而极大拓展了石器的使用功能和使用范围,标志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智慧和能力的进步。
大花石遗址距离山下的怒江,只有100多米,江边堆满了被江水冲刷的光滑圆润的江石。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小溪旁边 江河旁边 这些(地方)的石头石料 比我们的那个层岩 它要硬实得多 那么你加工成工具来用了以后 它才不会随便碎掉
【解说】大花石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器多达2万余件,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石斧。这种形状的叫打制有肩石斧,是通过砍砸的方式加工出来的。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一打破 打破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破片 形成一个破片以后呢 因为他技术越来越熟 比我们熟 因为我们没做过 他已经很熟 怎么打下来 他就有一个单的破片 破片以后 刃口一般相对来讲就很锋利
【解说】石斧打制出来后,再把一根木棍捆绑在石斧的柄部,这样一把完整的原始石斧就制作出来了。那么,那个年代的人类用它来干什么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它更多的时候呢 你比如说打猎 是一个主题 然后同时呢在这个过程当中 剖刮 割肉什么 反正他总是要加工啊什么的 因为他没有更多的工具 那么另外一个呢 他在这个当中 去加工某些工具的时候的一种工具 比如说刚才我们说的 他总要砍个树吧 砍个树做个丫杈整个什么样的东西 是吧 那么这个时候他实际上在劳动和狩猎当中使用
【解说】在大花石遗址出土的石斧当中,还有这类形状的,叫磨制条形石斧,与打制双肩石斧取材江石不同的是,这类石斧是用河流和溪流的石料加工而成。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河石小溪冲下来的那些石料 它实际上首先呢也是冲的非常光滑 也非常坚硬 然后呢它更多的呢是小石料 小石料它往往开始出现一些形状 它就是一条一条的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古人就发现 用这样的方式去选择这样的石料去进行加工 很方便
【解说】与打制双肩石斧不同的是,磨制条形石斧不再需要进行砍砸破片的加工,但增加了一道更高级的工序——磨制。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把刃口进行磨制 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 磨制 然后他也能找得到磨砂石 比较粗颗粒的那种 你磨了以后刃口很锋利 而且这种斧子做出来以后 它的这个攻击力要比刚才说的那个 打制双肩石斧的攻击力明显加强
【解说】石斧,是保山新石器时期出土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石器。在保山其它区域,还出土了这种类型的石斧,叫梯形磨制石斧,它所包含的加工技术,更复杂也更高级。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的当时的加工能力 在(保山)这个区域是最牛的 也就是说 我们用石头加工石头的时候 你看到的这个器型上 那么整齐的那种 非常不容易的 就是它的那个肩很典型的很平 很直 都是直角的 然后下来 下来以后呢 刃口 磨 磨得非常得锋利
【解说】保山目前发现的新石器遗存多达90余处,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器,种类极其丰富。这是石剑,这是石矛。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也就是说原来拿着石斧 后来发现还可以把这个石头加工成更坚利的东西 那么就开始出现了石剑 那么在这个加工的过程当中 他又发现我们还可以 从这个剑的形状上 我们还可以整出一个也类似于剑的东西 但是是很明显是一个矛头 但这个矛头可以握起来使用 但是也可以绑起来 绑在木柄上 也就是说一寸长一寸强 我们现在说的 他就拿着这个矛去战斗去了
【解说】就在这个时代,一种用于远距离攻击的标志性工具也出现了。这是箭䃚,就是用石头制作成的箭头。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有一定的飞行距离的 就是不近身作战的 就可以杀伤猎物的 那这样的一些东西出现 他就发现可以做成这样的一种箭头 箭头它只能做成 箭头是石头的 石头的箭头做了以后呢 他就做一个木杆 这个杆子绑在后边 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箭的前身
【解说】除了各类攻击性的工具,包括大花石遗址在内的多处区域,还出土了大量用于生产的各类工具。这种上面有孔洞的器物,刃口是直的叫石刀,刃口是弧形的叫石镰。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它有两种使用方法 一种是铺助工具使用 那么它会有一个小木棍什么之类的 绑在上边 帮助你好握 第二种呢直接绑缚在手上使用 这种更多的就是石镰 那么他要用的时候 他直接绑在手上 绑在手上来用
【解说】这些孔洞,就是用来穿绳子用的,能够在石头上面钻磨出形状规整的孔洞,这标志着当时的人类制造加工工具的技术,又更进了一步,那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在保山出土的碳化稻米,距今3800年,证明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保山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石镰,就是当时的人类,用来收割成熟谷穗的一种工具。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过去的收割 跟现在的收割不一样 现在是割根部 他要那个稻草 然后呢早期都是穗割 穗割就是只割那个谷穗
【解说】捕鱼,是古人类获取食物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器物的出现,证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结网捕鱼的技术。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那么这些网呢 你要让它沉下去 你要到江里边河里边去捕鱼 那么它就需要 它(沉)不下去 那是因为 当时我也讲到了 它都是一些植物的根啊茎啊之类的东西 这些经过烧烤以后 或者是他也懂得浇上一些油啊 但那个东西就很轻 它就沉不下去
【解说】怎么办呢?这类器物叫网坠,当时的人类就是通过使用它,让编织好的渔网沉到水底去。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有大的 有小的 根据你的这个网的大小 所以往往呢在这个上边呢 他在做这个的时候 他就做一个 一种呢只是有一个横线 一圈 有的是十字形 到时候就把这个东西呢 用一个小的绑在那个上面 把这个网呢就变得很沉重了 就沉下去了可以
【解说】我们都知道,原始人在早期,把兽皮和树叶披在身上取暖。这种器物叫纺轮,就是用于纺线织布的一种生产工具,它的出土,证明保山当时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织布制衣的技术。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其实人们已经知道它的旋转原理 他在我们的纺线和织布的这个过程当中 那个轮轴转动的问题 他开始有了认知 那么这个认知呢实际上是说明在这个区域 已经人们开始懂得 纺织的技术 纺织的技术是对人一个最基本的一个 取暖的一个保障 就是他已经会加工一些来 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 才出现了纺织业的发展
【解说】这种器物叫石环,并不是用于生产的实用性工具,那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石环呢就是中间 以中间的孔洞来讲 孔洞很大 外圈比较窄 这样的一个环 就叫石环 石环就是刚才说的 可以做一些装饰啊 在过去人们的使用当中很特定的 然后这个过程当中呢 它还有一些宗教祭祀活动当中 它是一个用途 其实都是早期人们对上天的 一种崇拜 祭祀 敬神敬天的时候用的
【解说】石器,是石器时代的标志性器物,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利用大自然的另一种天然存在的原料加工制造的器物,也开始大量出现,这就是利用泥土烧制而成的陶器。陶器的产生,是人类从旧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代表着人类从利用石头的时代,进入了利用泥土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制作方法有手制和轮制,保山出土的器型,主要有碗、杯、豆、盆、罐、瓮、壶、纺轮等。
由于年代久远,和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变迁,保山出土的完整的陶器数量很少,但在陶器和大量的碎片表面,我们还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各种纹饰,这些纹饰,表达着4000年前保山的古人类,对美的追求。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这个陶器做起以后 实际上他就发现 做上一些他认为看到的 可能是美好的东西 或者说他感觉特别有感受的东西 或者他存在疑惑的东西 这样的一些表达就开始出现
【解说】这是网格纹。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应该就是一根小木棍 很锋利很细的 然后就来划 它完全是通过一种刻划的方式 去把它一个一个的交叉 就是我们总说的 就是做一个网格 是这个网格 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对网格有一种特别的 认识或者喜好
【解说】这是绳网。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原来我们要去划啊就很慢 他就拿着绳子 直接按上 按上 按上 按上 很明显就出来 就是一个重复的工作 但是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这绳纹呢因为它确实是 跟我们的这个直线有很多的差别 因为它是通过这个绳子 有一个编印的痕迹在里边 就很好看
【解说】这是篾笆纹。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就是在编制篾笆的这个过程当中 然后知道了这种纹饰实际上 然后呢他就把这样的一些纹饰 篾笆纹呢更多的呢 是出现在底足上 它不是往往身上少 就是器身上会少 它是在底部 所以它就放上放上 压上 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东西
【解说】这是捺窝纹。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有两种做法 一种呢就是陶器做出来以后 他直接就是拿那个手指头 你一看就知道 就是拿那个手指头 按 按 按 一排一排地按过去 就形成了一个捺窝纹 就是指头窝窝按出来的东西 还有一种就是什么呢 捺窝堆塑 它就是直接器型做起以后 他单独又做了一条 把这条呢粘上去 我们叫堆塑 粘上以后呢 然后他又来按这个窝窝
【解说】这是乳钉纹,是运用堆贴的方法加工出来的。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其实上你只要是超过它 器身本身的一些东西的出现 你比如说是我们的耳朵 就是陶器上它不是有耳么有些 这些都不是一次做的 我只做这个器身 做完了以后再做一个耳朵粘上去 我们这个就叫做堆贴 你的乳钉纹也是一样的道理 堆贴 只不过他做完了以后 堆贴好了以后 他把那个连接的那个点做得非常棒 你所以很看不出来
【解说】这种器型叫石印模,出土于大花石遗址,整个保山就出土了这么一件。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过去的这个人在这个当中 很聪明 他就发现 有一些东西是在重复啊 他就明白了 重复的就可以用一个模子来实现它 就开始出现了印模 这种石印模的这种方法 在我们保山 现在的金鸡烧陶的还在使用 它现在叫陶拍 现在更多的是木头做的 它上边就是划了一些网格纹 划完了以后 这个陶器做好了以后 就拿着(陶拍)啪 啪 啪地拍上 就重复地一圈地就全部打起来了
【解说】除了石器和陶器,当年在对大花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发现了一些排列规整的圆形土坑。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就发现了它会存在一种 圆形的一种坑状 圆形的这种坑状呢 它的直径不一定大 有10几公分的 有20多公分的
【解说】由于遗址在考古发掘结束后,又退还给村民继续耕种农作物,这些坑洞目前已经无法再看到,同时由于当时条件有限,也没有拍摄任何照片。那么,这些坑洞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他就简单地挖了一个坑 挖了一个坑以后呢 他把那个坑底 坑壁 做得比较实 做了以后呢他就去砍了一棵树来 然后把这棵削一削 加工以后呢就插进去 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柱子 建房屋的柱子
【解说】经考古证实,这些坑洞,就是当时的古人类,为了建造房屋而特意挖出来的柱洞。
【同期】保山市博物馆 馆长 王黎瑞:当然它的房屋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更多的推断 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 和相关后期 包括我们的民族学上的一些考查来讲 那么我们更多的认为呢是 杆栏式 就是在我们这个区域 它底下很潮湿 还有这个虫蛇很多 所以他就要用这个高脚起来 所以就杆栏式 下边扎起来
【解说】在原始社会,人类最早居住在岩洞里,或者岩厦之下。这些柱洞的出现,证明当时生活在保山的古人类,经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从而改善自己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虽然当时的房屋十分简陋,甚至只能说是房屋的雏形,但这毕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片尾】 字幕+音乐展示部分石器陶器
(全文5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