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换乘站
“早上上班的时候,从地铁口出来就看到到处都是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还有三轮车穿梭,我们没办法只能在机动车道上候车。”市民刘先生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上班,每天在民乐地铁站D口外的公交站乘坐476路公交车前往公司是最方便、快捷的路线,“其实这样不仅堵塞交通,也有安全隐患。”
如今,刘先生的烦恼已得到解决。成都交警六分局秉持“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的理念,联合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局、成都公交集团等相关单位,创新实施“民乐模式”,通过设置“路中式”巴士换乘站、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优化公交发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该点位拥堵难题。
机动车道上被栏杆围出一块行人通行区域
3月12日早上9点,记者来到民乐地铁站D口外,看到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已经没有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无论是行人还是非机动车都能畅通经过此处。机动车道上被栏杆围出一块行人通行区域,入口处设置了公交刷卡机,并写着“乘坐公交请在此处刷卡乘车”。市民正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提前刷卡进入候车区,有序排队乘车。
“现在候车区比之前宽敞多了,我们等车时不再提心吊胆,心情都舒畅了。”正在候车的张先生表示,在这里等车感到很安全、安心,“公交车进站也更加顺畅,不用担心因此迟到了。这真是个有创意的好办法。”
乘客有序候车
地铁民乐站位于剑南大道中段,周边有国际人才港、天府软件园等大型产业园区,日均客流高达3.6万人次,短距离接驳需求量较大。成都交警六分局“开门治堵”专项工作组经过调研发现,早晚高峰时段,此处大量共享单车密集停放、电动三轮车聚集候客等问题,导致通行区域受到挤压、公交车换乘效率不佳,是拥堵加剧的关键因素。
此处改造前交通混乱
根据“优化站点功能布局、分流人车冲突”的治理策略,成都交警六分局对地铁民乐站D口的道路空间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创新设置了“路中式”巴士换乘站,即占用部分机动车道设置候车区,分隔非机动车与公交车进站区域,同时增设公交车调头车道,规范公交乘车专用通道,保障行人乘车安全与车辆通行顺畅。
成都交警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提前与共享单车运营公司沟通协调,制定了科学高效的共享单车清运机制,促使共享单车停放更加有序。“现场也增派了人员在站点周边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及时清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
地铁站内的换乘指示牌
据了解,成都交警六分局以问题为导向,联合多部门实施综合治理。一方面,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非法营运三轮车进行整治,净化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联动轨道集团,实现地铁客流数据共享,协助成都公交优化发车频率,并在地铁站内外增设公交导视图和语音提示,方便乘客快速获取公交换乘信息,减少滞留时间,缓解客流积聚现象,进一步提升出行效率。
“路中式”巴士换乘站
“民乐模式”是成都高新区在城市交通治理工作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体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以及科技创新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随着“民乐模式”的持续推广与逐步完善,能在城市交通治理工作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广大市民打造平安畅通的“上学路、上班路、回家路”,让城市交通出行更快捷、更高效、更舒心。
视频:陈实
文/图:王雯丽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