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019-09-23 15:57:50 

 三宽家长学校 三宽家长学校 2018-11-26


三宽家长学校 | 任博华


8年级家长课程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做为家长,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但却很少在意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自杀、校园霸凌、恶性伤人、厌学、家庭冲突等等问题背后的原因,普遍都有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影子。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



      通俗地说,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抗挫能力更强,能够发挥自身潜能,也更容易与人交往,所以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青春期阶段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会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将从3个例子入手,说明青春期阶段的3个心理特征表现,并采用“心理疏导三步法”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例一


 


      小刚在小学的时候对机械结构有很强的好奇心,经常拆家里的钟表研究,老师们都夸小刚聪明,即便到了初中,依然有拆钟表的爱好。一次,他在拆妈妈手表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表蒙,被妈妈痛斥,这个平时很少流眼泪的孩子委屈地哭了。小刚说:“自己小时候拆表只是因为好奇,现在长大了,拆表更多是因为想弄清表的工作原理。”


心理特征表现:从幼稚向成熟过渡


  • 认识从好奇性向探究性发展

  • 行为从模仿性向创造性发展

  • 愿望从空想向理想发展


心理疏导步骤:


  • 第一步:倾听孩子的“委屈”,了解孩子拆表的动机

  • 第二步:帮助孩子认识到要成为钟表设计在知识与实践存在的不足

  • 第三步:与孩子一同确立实现理想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可采取的措施


 


     

例二


 


      小兰今年读初中3年级,她最喜欢的就是历史课,可是偏偏原来的历史老师病了,而新来的历史老师她又不喜欢,开学没多久,她就已经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一天,小兰没有去学校,而是在附近的食杂店买了零食,逛街去了……她逃学了。


心理特征表现: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并存


  • 想做大人,没有经济基础与责任意识

  • 想做大事,没有充分了解现实与个人能力


心理疏导步骤:


  • 第一步:了解孩子不喜欢上“这个”历史老师课的原因

  • 第二步:帮助孩子探索学好历史知识的方法,重新认识学习知识与对老师“好恶”的关系

  • 第三步:尝试建立孩子与老师的良性互动



 


     

例三


 


      小军是一名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班里的班长。一天,小军的妈妈在打扫房间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小军的日记,上面记载了小军和朋友之间的琐事以及身为班长的压力。小军的妈妈看完日记,希望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找机会和他谈了日记的内容,小军却对妈妈的做法非常生气,责怪妈妈未经允许擅自翻看自己的隐私。两人不欢而散,小军摔门而去。


特征表现: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 常有孤独感、有倾诉的需要

  • 朋友比父母更知心


心理疏导步骤:


  • 第一步:了解让孩子当班长“很窝囊”、“很心累”的事实

  • 第二步:厘清孩子对造成问题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的认知与评价

  • 第三步:确定当前可以采取的行动策略



考试焦虑的疏导


      考试焦虑就是考生在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对考试结果过于紧张、不安、忧虑的心理状态。



      考试焦虑通常持续时间较短,考试结束便会恢复正常。导致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未来的前途、担心自我形象受损、担心考试准备不足、担心父母压力。


 


考试成功=实力+心态        


 


       在孩子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的时候,父母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


三要:


  •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忘记“别人家的孩子”

  • 要尊重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切不可“大包大揽”、允许犯错、试错

  • 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别把焦虑写在脸上、做好后勤保障


三不要:


  • 不要下命令:你一定要在班里(学校)考到…名;你一定要考上…学校;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像他一样就好了!

  • 不要过度激励:这么多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复习,考试时来个超常发挥!

  • 不要说泄气话:看你的样子,这一场考得不咋样;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总结


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了解青春期阶段的心理特征,用三步法化解问题


处理好考前焦虑,帮助孩子调整应试状态、取得好成绩



课后练习:快乐日记


方法:


      我们先要有一个自己和孩子都很喜欢本子,封面写上“快乐日记”,当遇到孩子高兴的时刻,比如考试取得好成绩、参加比赛获奖、得到了表扬、读了一本好书、跟朋友做了有趣的事情等,请他(她)把事情说给我们听,一同分享孩子喜悦的心情,随后问问孩子在这件令他(她)开心的事情中,有什么收获;我们把孩子讲述的经历以及总结的收获,先默默的记在心里,之后整理到 “快乐日记”本中。


      孩子愿意自己记录或参与记录也很好,尊重他(她)们的想法,不要勉强。


目的:


     记录与翻阅“快乐日子”,就是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留存美好的时刻与心情,重温这些时刻,会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快乐,会在心情低落时,给我们和孩子以慰藉、力量。



 


思 · 考 · 题  


您的孩子喜欢读什么书?

孩子的哪一项感官能力比较弱?您计划怎么提高?


 




热门评论
打开济南教育台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济南一封家书教育总评活动圆满结束! 2019-11-01 15:20:10
山东供销社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掠影 2019-09-27 15:33:51
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之高指标、高要求严重脱离孩子的实际 2019-09-23 16:01:35
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家庭长期处在冷战状态,孩子缺乏安全感 2019-09-23 16:02:31
改变孩子应该从改变家长做起 2019-09-23 16:03:14
常春藤附属幼儿园三宽家长学校开课啦 2019-09-19 10:14:35
面向未来:做一个有教育准备的家长 2019-09-19 10:00:49
如何让孩子掌握良好的餐桌礼仪 2019-09-18 19:56:35
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专家给出4点建议 2019-10-20 18:37:09
拥有良好“选择力”的孩子,更容易走向幸福和成功 2019-10-13 19:29:18
没看够!下载个济南教育台呗!
济南教育台 济南教育电视台手机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