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3件事

2019-11-04 20:02:55 

为人父母都希望教育出来的孩子勇敢、坚强、自信,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认识和接纳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完整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和节奏。忽略这一点,强迫孩子成长为父母期待的样子,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逼孩子勇敢


最近有个妈妈留言咨询孩子胆小的问题:


前段时间他们夫妻带5岁儿子去儿童乐园玩,里面的滑梯比幼儿园的滑梯高很多,儿子站在滑梯上就是不敢往下滑。


妈妈在旁边加油打气好半天,孩子还是哼哼唧唧不愿意。最后爸爸看不下去了,强行让孩子坐好,把他推下去,孩子吓得边哭边喊:“我再也不要玩这个了!”


爸爸始终认为男孩子就是要练胆量,所以经常像这样逼着孩子去面对那些他恐惧的事物,妈妈看到孩子害怕又舍不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以前有个说法:耗子陪猫睡觉,练胆子。


胆子自然是可以练出来的,但是练习和逼迫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假设你的孩子怕黑,你强行把他扔进小黑屋,当然有可能孩子会越来越适应黑暗,但 这个过程中,孩子心底里留下了什么阴影,经历了多少挣扎,我们无从得知,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这是得不偿失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胆小”不是一件好事,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时,就会被大人视作成一种懦弱。


事实上,胆小并没有错。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大人也会表现出害怕,比如有的人怕黑、怕鬼,有的人怕水、怕高、怕虫子......这个时候旁人逼着你去勇敢,恐惧感不会消失,反而会加剧。


勇敢从来不是靠逼迫养成的。


我有个朋友,她的孩子小时候特别怕黑,晚上不开灯的房间,绝对不敢一个人进去。朋友就给他买了一个小夜灯,又买了很多让孩子不害怕黑暗的绘本给他读,一段时间后,孩子恐惧减少了很多。


有爱又有耐心的引导,才是让孩子变勇敢的良方。


随意指责孩子,再逼着他去勇敢,只可能让孩子越来越脆弱。


逼孩子坚强、不许哭


很多成年人见不得孩子流眼泪,有时候是舍不得,有时候是愤怒。


因为哭泣也被视为软弱的标志,特别是对男孩子,父母尤其严苛:“男子汉要坚强,不能哭。”


曾经在某论坛看到一位年轻爸爸分享故事:


小时候手被割破了,哭得上气不接不气,父母到处找创口贴,处理好伤口,看到他还在哭,爸爸说:“至于吗?这么点小伤!男孩子流血不流泪!”


妈妈也帮腔:“是啊, 男孩子还哭,不觉得丢人吗!”


那时候他也不过才6、7岁,无非因为他是男孩儿,连哭泣的权利都被剥离。


这种刻板印象的教育下,他学会了尽量隐藏的自己脆弱情绪,长大后在婚姻家庭中面对于妻子和孩子的情绪化,他也很难处理好。



美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男孩不该走的路》书中写道:


传统文化对男性的刻板观念,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的情感发展。

 

这种错误的情感教育,使男孩们远离了健康的沟通、情感的认知及表达


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哭都是非常正常的,他们往往无法通过精准的词汇诠释自己的感受,哭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当你难过想哭的时候,你肯定也不希望最爱的人冲着自己吼:“不许哭!”这只能加重你的羞愧感。


孩子也是一样,哭的时候,他们期待父母的拥抱和接纳,而不是呵斥。



逼孩子外向


如果问大家孩子外向好还是内向好,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会选择外向。


与胆小一样,人们对内向的孩子也充满了偏见。一个孩子一旦被打上内向的标签,就意味着这孩子木讷、孤僻、难相处、没什么出息。


内向的孩子,小时候没少听这种话:


“你要活泼一点,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
“你就不能像隔壁XXX嘴甜一点,多喊喊人!”
“你这样的性格,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怕是要吃亏的!”
.....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一个孩子不够开朗、不爱说话,这是性格中缺点,甚至是缺陷。


《虎妈猫爸》中有一幕,外孙女茜茜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姥爷觉得这是她的缺点,为了锻炼茜茜,姥爷带着她去菜市场给陌生人表演节目。


茜茜很害怕、很紧张,哆哆嗦嗦地唱了,姥爷又觉得声音太小,要求她声音再大点。


这一幕让人感到熟悉,生活中很多大人就是这样逼孩子的,逼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逼迫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逼孩子合群......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不接纳,也直接影响了孩子自我否定。


性格都是有两面性,外向者有外向者的优势,内向也有内向的力量。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写道:


“内向者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专注,听得多说得少,在开口之前会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场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坚定自信,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应迅速。”


担心孩子内向,无非是担心孩子未来在社交问题上碰壁,然而内向的孩子好好引导,也可以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节奏与社交模式,未来照样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内向是孩子的性格,不是孩子的缺陷。

相反,一直给孩子贴内向的标签,简单粗暴地逼迫他们外向开朗才会真的伤了孩子。




热门评论
打开济南教育台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济南一封家书教育总评活动圆满结束! 2019-11-01 15:20:10
山东供销社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掠影 2019-09-27 15:33:51
面向未来:做一个有教育准备的家长 2019-09-19 10:00:49
如何让孩子掌握良好的餐桌礼仪 2019-09-18 19:56:35
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专家给出4点建议 2019-10-20 18:37:09
拥有良好“选择力”的孩子,更容易走向幸福和成功 2019-10-13 19:29:18
“3个法则”和“10个一分钟” 校长支招中学生家庭教育 2019-10-12 12:49:58
孩子沉迷手机,这位妈妈定的15条手机使用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2019-10-06 19:32:52
班主任提醒: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这6个好习惯! 2019-09-26 16:41:17
济南七贤中心幼儿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封温暖家书 2019-09-26 13:17:18
没看够!下载个济南教育台呗!
济南教育台 济南教育电视台手机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