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 : ​人民的盛典

来源:爱民航 2021年02月25日 浏览量:


人民的盛典

一一写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

☆刘钰


脱贫攻坚8年,全国各县级以上单位共派出干部300多万名,组成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使12.8万个贫困村出列,832个贫困县摘帽,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全面打赢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一)

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每一次盛典

都让国人心潮澎湃

欢欣鼓舞

更令世界为之惊叹

括目相看

今年春天的这个盛典

不仅写在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座山水间

也将永远写进人类历史发展的丰碑上

十大个人与十大集体脱贫攻坚楷模获得最高殊荣

并就坐主席台

近两千名基层代表荣获先进个人

一千五百多个集体受到表彰

党和国家用最高的礼仪

人民用最热烈的掌声

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的诤诤誓言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二)

今天的盛典

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曾经几何

改革开放的浪潮

席卷华夏大地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但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

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悬殊

近一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

享受到的改革红利更是极少

小康社会

一户不能拉下

一个不能少了

脱贫攻坚成了全社会的重大责任

历经多年拼搏

历经多少奋斗

数亿万计的贫困人口

终于在这个春天来临前

与全国人民携手步入小康

昂首阔步同乘新时代的列车

奔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新征途上


(三)

今天的盛典

人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中华民族的根脉在农村

中国的希望在农民

党和国家始终把

农村农民挂在心上

为打赢扶贫攻坚战

多少党员干部舍弃家业

背起行囊奔赴决胜战场

扑下身子精准扶贫

为乡村发展定调把关

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

有的甚至倒在了扶贫攻坚第一线

用生命和鲜血

浇灌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

如今的乡村

基层组织坚强

水电道路畅通

村容村貌美丽

文化生活丰富

各种保障到位

乡里人的生活

比城里人过得更悠然

最美的风景在乡村

绿水青山在乡村

金山银山在乡村


(四)

今天的盛典

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文明的乡风

良好的家风

淳朴的民风

曾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传统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一传统美德受到了严峻挑战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不冋程度的损害

净化农村政治生态

让普遍民众过得安全舒心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

把建设美丽乡村

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

以振兴乡村战略为目标

强化村民自治

扫除黑恶势力

根治陈规陋习

净化社会风气

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

依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使农民诉求有渠道

各项权益受保护

历史性的实现了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弱有所扶

广袤的农村大地上

展现出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勃勃生机



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便有多少真情

贫困不可怕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户户都闪现着责任人的身影

村村都留下了帮扶队足迹

贫困地区的各族群众

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

一队队参与扶贫的

党员干部

优秀青年

与农民兄弟

冋吃一锅饭

同睡一间房

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泥

用真情和汗水写下了

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有一千八百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有的是书记县长

有的是机关干部乡镇领导

有的是退伍老兵大学生村官

有的是八零后九零后

他们的事迹

粘着泥土带着露珠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的名字

留着芳香冒着热气

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请让我们在今天的盛典中

以人民的名义

为他们的奉献牺牲

致以最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钰,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甘肃古凉州人,大校军衔。1978年入伍,在驻贺兰山某部服役,后历任:战士报道员,团、师、宁夏军区宣传干事,兰州军区政治部《民兵建设》杂志编辑、《西北民兵》杂志副主编、主编,人民军队报社刊物处处长、军事后勤处处长等职。

在长达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有近百件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曾获全国百家新闻出版工作者提名奖,出版过《出头鸟是怎样起飞的》、《岁月放歌》等多部专著。喜爱文学、摄影、书法艺术,并有一定造诣和收获。

朗诵:王俊泽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163920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