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运动成高新体育新支点,成都高新垒球队再创佳绩

2023-08-25 15:32:29 

赛场上,进攻方挥棒击球、奔跑、上垒一气呵成;防守方接球、传球、接球一鼓作气,双方胜负难分。赛场外,教练员们屏气凝神,时刻关注局势,及时调整战术……8月25日,记者获悉,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青少年垒球锦标赛中,成都高新垒球队代表成都出战,经过奋力拼搏,获得了乙组比赛冠军和甲组比赛亚军


成都高新垒球队代表成都获得乙组和甲组比赛亚军


成都高新垒球队的好成绩不限于此。8月9日,在浙江嘉兴平湖举行的2023年全国少年垒球锦标赛U15组比赛中,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获得女子普校(俱乐部)组第五名;8月15日,在2023年全国少年垒球锦标赛U12组比赛中,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同样获得第五名。


作为相对小众的运动项目,垒球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但是,成都高新区这支低调的女子垒球队已经取得过多次亮眼的成绩——先后获得11次国家级、省级冠军,为省队输送17名队员,为国家队输送7名队员,垒球运动正成为成都高新区体育发展的新支点。


厚积薄发

垒球运动在成都高新校园蓬勃发展


好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成都高新垒球队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在成都高新区,垒球发展有着深厚底蕴和优良沃土。


成都高新区垒球队成立于1992年,在1995年就成为成都市代表队,经过不断发展,2005年获评为四川省垒球队人才输送基地,2008年获评为国家垒球后备人才基地。


成都高新垒球队


“除了发展时间早,成都高新区还深化体教融合,在各个中小学广泛推广棒垒球运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成立后,球队下放到学校代为训练。”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专业教练对队伍管理上的重视,垒球成为了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的特色课程。学校垒球队还建立了完整的选拔体系,学生小学时参与选拔,同时因为学校的高中优势,可以完成从选拔到入队的一体化训练和学习。


成都高新垒球队


据统计,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女子垒球队先后11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冠军,为省队输送17名队员,为国家队输送7名队员,可谓是成都女子垒球运动员的摇篮学校。正是因为有了较好的后备人才,成都高新垒球队才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


体教融合

带动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垒球队的组建带动了学校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体育文化在校园内不断地深入人心,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体育氛围。”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垒球运动是一项充满智慧的运动,有益于提高学生体能、智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灵活应变和协调能力,非常适合在青少年学生中推广。


成都高新垒球队


据介绍,该校每年三月到五月举行全校联赛,每个班自行组队,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垒球“世界杯”。家长也十分支持孩子参加垒球训,学校已形成学生受益、家长支持,家校合力重视体育的良好局面。


“体教融合,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社会、市场资源,甚至孩子家长参与到垒球人才的注册培养中,解决垒球人才培养的痛点。”教练朱海川表示,作为基层教练员,他希望自己的队员能走得更远,让不同水平运动员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更期盼这支队伍可以越来越壮大,将垒球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擦亮新名片

实施“成都高新区学区治理体教融合工程”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棒垒球精品赛事不断,包括市、区级的青少年比赛和成人慢垒赛及民间俱乐部赛事等,加快推动了区内棒垒球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也逐渐打开了知名度。


成都高新垒球队


6月23日,2023年成都高新区第八届慢投垒球公开赛暨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城市慢投垒球邀请赛在成都足球广场拉开战幕。来自重庆、泸州、攀枝花、遂宁、自贡、成都本地及特邀的深圳球队,共计27支参赛队、503名运动员汇聚于此竞技。


成都高新区慢投垒球公开赛已成功举办八届,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在每年赛季临期之际,赛事通知一经发布,便吸引了成渝两地棒垒球队争相报名,参赛规模和赛事影响力逐步扩大。如今,垒球运动已成为成都高新体育一张亮丽的名片。


成都高新垒球队


随着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推进,垒球运动在成都发展有着光明未来。根据《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成都将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积极拓展棒垒球等市场化程度高、适合国际大都市开展的项目。


“这无疑为成都高新垒球运动良性发展,及时注入了一针有力的助推剂。”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垒球项目为试点,成都高新区将实施“成都高新区学区治理体教融合工程”,建立“两条龙”体系,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方面搭建“运动预备队选才+基础训练及参赛—竞技后备人才选拔+专业训练及参赛—竞技后备人才输送+专业训练及参赛”的培养体系,在体育基础较好的小学,初中、高中逐步推开,搭建本区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另一方面将搭建文化课学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体系,打通青少年优秀竞技人才“小升初”入学绿色通道,实现课余训练和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完整衔接。


文字:向晨晨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袁也然







热门评论
打开成都高新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垒球运动成高新体育新支点,成都高新垒球队再创佳绩 2023-08-25 15:32:29
这十年|第44集:永不消逝的山海情 2023-08-25 13:16:21
这十年|第43集:追风逐梦的海油人 2023-08-25 13:15:27
这十年|第42集:我的新职业 互联网营销师 2023-08-25 13:13:38
这十年|第41集:“让我来” 2023-08-25 13:12:35
这十年|第40集:我们的选择 2023-08-25 13:11:34
这十年|第39集:特警力量 使命必达 2023-08-25 13:07:49
这十年|第38集:鼓浪屿上的“快递生活” 2023-08-25 13:06:04
这十年|第37集:同一天空下 2023-08-25 13:01:17
这十年|第36集:让超算“跑”起来 2023-08-25 13:00:15
没看够!下载个成都高新呗!
成都高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