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4月25日,在成都海关、锦城海关的支持下,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围网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海关对保税加工货物的监管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物理围网,指由海关对专门划定区域内开展保税加工业务实施封闭式管理。目前,主要适用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在这种模式下,海关对保税加工企业实行联网监管,以企业为海关监管单元,以核查企业电子底账作为海关监管的主要手段,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
另一类为非物理围网,指海关针对经营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以电子化手册和电子账册作为海关监管手段的管理模式。海关对以电子账册作为海关监管手段的保税加工企业,以企业作为监管单元,实行联网监管;对以电子化手册作为海关监管手段的保税加工企业,以保税加工手册作为监管单元。
围网改造一新
此次改造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围网属于物理围网,已使用近20年,存在围网基础局部开裂下沉、大部分围网锈蚀、电缆光纤老化等不利于海关有效监管的问题。根据《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相关要求,成都高新区对围网及附属电缆、光纤等配套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有效的保障了海关正常监管和围网安全。
项目验收过程中,验收组严格按照《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要求,对围网净高度、金属槛栅间距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表示本次围网改造符合标准,同意验收合格。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B区围网改造项目完工后,将为海关实施监管提供有效硬件保障,同时也为园区内企业的安全有序经营构筑了坚实屏障。”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是成都高新区确定的“服务全面提升年”,为全面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进一步打造综保区特色营商环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将推进落实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试点,完善综保区内产业配套服务,继续在全国综保区序列中勇于争先,锚定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目标,助力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字:黄启恒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