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西北探“新”丨戈壁滩上起新居

来源:新华社 2024-10-19 22:18:21 浏览量:

深秋时节,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瓜果飘香。驱车行至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一片绿洲映入眼帘,再沿着通达的街道往深处走,可见温室大棚鳞次栉比,瓦房新居成群,遍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是在古浪县干城乡拍摄的富民新村村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在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搬下山居住的徐生泉忙着在大棚浇水。“今年6月,头茬西红柿卖得好,看着瓜果蔬菜市场行情不错,我下半年换茬种了人参果,上市肯定能卖上好价钱,一个大棚一茬就能卖2万元左右。”徐生泉说。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的黄花滩还是一片黄沙漫天的戈壁荒漠,看不着半点绿。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和祁连山北麓,徐生泉曾经所在的南部山区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春天种了一袋子、秋天收了一帽子”,天不下雨颗粒无收。当地百姓的农业生产被干旱掌控,生活被风沙裹挟。

从2012年开始,古浪县启动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和沙化土地治理,先后建成富民新村等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生态移民小城镇,共搬迁安置南部高深山区11个乡镇73个村6.24万人。人们在戈壁滩上治沙添绿,新家园陆续拔地而起。

在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日光温室大棚内,村民采摘人参果。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一处处沙丘推平了,一条条村间道路打通了,医院、学校、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里还组建了网格化管理队伍,曾经住在土坯房里的6.24万名群众,直接搬进了新型城镇化社区。

记者看到,各个移民新村都设有便民服务大厅,群众只需要来到这里,就可将本该由乡镇办理的人力资源、卫生健康、涉农户籍管理、民政以及综合服务,统一交给工作人员代办。

如何让人们既能搬得出,还能稳得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村民,会给你掰着手指头细细数,番茄、草莓、香瓜……现在一座日光温室大棚的收入比过去二三十亩山地的收入都高。

2018年,年过花甲的李应川和家人,从山区搬进了富民新村,通过种植瓜果,老人每年都会有稳定的收入。

在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村民驾驶三轮车行驶在日光温室大棚间的道路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为了助农增收,富民新村聚合资金资源,因地制宜盘活发展要素,确定了“8+N”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打出了“日光温室精细果蔬+舍饲牛羊养殖+大田饲草种植”产业发展“组合拳”,走出了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子。

2023年,古浪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6元,是2019年的1.39倍。“古浪的蔬菜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牛羊市场一年交易额80个亿。”谈到产业发展,当地干部踌躇满志。

“日子变得越来越好。”李应川说,发展有领路人,致富有主心骨,乡亲们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


记者:梁军、范培珅、刘雅萱

来源:新华社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