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祁连山下是我家】张掖篇:祁连山生态保护中的加减法

来源:央视网 2024-10-22 22:50:22 浏览量:

一山之上,包罗万象。2017年9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后,祁连山自此纳入国家公园首批试点的10个国家公园之一,开始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探索和实践。7年后,群山之上,密林之间,动物繁衍生息,植物欣欣向荣。
 千里祁连山脉一半以上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占总面积的76%、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占总面积的27.3%,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了总面积4.1万公顷的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的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透过几组案例,一起来看看张掖做了什么,祁连山有哪些变化。

肃南县境内的祁连山(肃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山丹马场:草场也要补草
  在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群山连绵,地跨甘青两省,大片草原水草丰茂,这里便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马场。
  除了马场,这里更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分界处的核心地段,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草原休养生息,山丹马场将105万亩共牧区实施草原禁牧,严格落实18.53亩草场承载一只羊的科学承载量,实施禁牧休牧、按季节轮牧。为了减少人为活动对草原带来的影响,马场还动员群众搬迁到张掖、山丹等地,实施草原减畜禁牧。通过落实减畜禁牧措施、实施生态建设项目,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治理。
  除了减畜禁牧,马场也要“补草”。
  近五年,山丹马场完成人工饲草地建设20万亩。此外,完成了草原围栏面积117万亩、退化草原改良64.62万亩,草原病虫鼠害防治67.65万亩,草原毒杂草治理2.8万亩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草原生态修复成果显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80.34%提高到85.36%,可食牧草比例提高到96%。
  肃南:给草场放“年假”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公园最大的资源主体。祁连山北麓7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公园25.2%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9.3%的面积就在肃南县境内。

肃南县的神鹿公园(肃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距离县城十公里之外,有一片天然的草场,这里便是神鹿公园。肃南马鹿养殖由来已久,从1958年开始驯化饲养祁连山野生马鹿,经过近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甘肃最大的马鹿繁育基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在海拔2700至3000米以野生散养为主、圈养补饲为辅的马鹿养殖场。从起初的十几头,已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头。
  马鹿的“自由生活”只是一方面,肃南还尝试给草原“放年假”。
  肃南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生红介绍,近年来,肃南县全面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引导农牧民走出了一条“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相结合的畜牧业转型之路,每年秋冬季近20万只牛羊“下山入川”前往绿洲农区秸秆地借牧,给祁连山草原“放年假”近5个月,天然草原年均减畜量达8.3万个羊单位,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肃南经验”。
  目前,肃南县的天然草原植被总盖度达70.6%,森林覆盖率达10.4%,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获批全国首批50个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之一,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相统一。
  更可喜的是根据祁连山管护中心的监测,2023年巡护员在寺大隆保护站发现了300多只的大种群马鹿,而马鹿是典型的森林类动物,在祁连山历史上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保护生态中寻找“钱”景
  对张掖市来说,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在保护中发展。
  近年来,张掖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着力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按照“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人工修复”的要求,搬出并妥善安置保护区核心区全部农牧民和缓冲区三分之一农牧民,实施草原封禁保护1740万亩、占总面积的58%,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因地制宜实施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项目。
  近五年来,张掖市造林221.8万亩,新增森林面积94.6万亩、总量达到520万亩。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张掖也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2021年9月,张掖市完成储备林一期林业碳汇交易35万亩460万元,成为甘肃首个完成林业碳汇注册、签发并成功交易的市州。
  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尚友俊介绍,张掖已形成“资源核查—价值核算—开发交易—反哺产业、生态”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闭环机制,完成生态系统价值核算,2022年GEP总值2331.28亿元,获批发布生态资产价值评估—GEP核算技术规范,让绿水青山“好颜值”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高价值”。
  生态好不好,动物会说话。
  目前张掖的生态功能区实现良性循环,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雪豹、白唇鹿等珍稀野生旗舰动物种群数量明显上升。黑河湿地保护区新增植物和新增鸟类比2011年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14%、50%,调查发现“鸟中大熊猫”黑鹳627只、成为全国已知最大黑鹳种群地。


记者:王小英

来源:央视网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