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起来,与敦煌壁画共舞

2024-01-30 20:38:01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2024年7月31日全面竣工倒计时

0

0 0 0

  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如果能身临其境,与飞天共舞,自由翱翔,会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体验?走进敦煌研究院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展厅,佩戴好VR设备,“飞”起来看莫高窟第285窟的梦想就能成真。

  挥舞左手,昏暗空间便被一盏明灯“点亮”。人似腾空而起,“飞”至洞窟顶部,原本需要抬头仰望的窟顶只需环顾便一览无余。

“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合成效果。(受访者供图)

  高捧莲花的飞天、手敲连鼓的雷公、边飞行边降雨的雨神……众神触手可及。一千多年前沿丝路古道而来的颜料青金石,历经沧桑仍然明丽夺目;一千多年前无名画工的妙笔生花,久经岁月依然流畅如飞。

  体验过后,游客还能在虚拟演播厅,实时拍摄一段真人与洞窟虚拟场景交互的视频。无论身处何处,打开手机便能重温这段“带得走”的敦煌记忆。

游客正在体验VR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寒假期间,敦煌迎来研学游小高峰,这一形式新颖的展览获得不少游客的青睐。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当地文旅部门推出“敦煌文化研学季”,开发5条研学路线,设计出30余套研学课程。莫高窟对研学团队的开放洞窟达13个,较旅游旺季多5个,并配备了资深讲解员。

  “在洞窟里看到的是敦煌文化的古老厚重,戴上VR眼镜感受到的是敦煌文化的无限可能。”来自北京的游客刘寒方说。

  莫高窟第285窟营建于西魏,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一座“万神殿”。壁画中,既有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和狄安娜,也有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既有来自印度佛教的飞天,又有中国道教的羽人。

  “敦煌是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在我看来,敦煌莫高窟中能反映多元文明融汇最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洞窟就是第285窟。”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说。

莫高窟第285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为了传播弘扬敦煌文化,几代“莫高窟人”尝试不同方法“再造”第285窟。

  起初,画家用画笔临摹。上世纪50年代,段文杰等数位顶尖画家历时近3年,完成了莫高窟第285窟的整窟临摹工作,这也是敦煌壁画临摹史上第一座整窟现状临摹。

  上世纪80年代起,“数字敦煌”构想被提出。壁画细节、洞窟结构得以在数字世界重现,拖动鼠标便能身临其境地游览。“随着技术升级和标准完善,数字化效率不断提升。20多年前一年只能做一个洞窟,现在一年能做二三十个洞窟。第285窟的数字化采集及拼接工作于2013年完成。”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

  在敦煌莫高窟正在保护修缮的第55窟内,一位文保工作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2023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23年9月,敦煌研究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上线,沉浸式感受第285窟成为可能。截至目前,这一展览已接待游客近4000人。

  “数字扫描、三维重建等技术,实现了对第285窟的1:1还原。趣味互动,提升了游客敦煌之行的体验感。”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雷政广说。

  科技创新,正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跨越”千年时空遇见敦煌、爱上敦煌。


记者:张玉洁

来源:新华社


热门评论
打开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飞”起来,与敦煌壁画共舞 2024-01-30 20:38:01
甘肃省属企业去年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24-01-30 20:36:53
甘肃省2024年“新高考”政策解读出炉 今年高考有这些变化→ 2024-01-30 20:35:40
居全国第2!甘肃每10.08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 2024-01-30 20:34:22
陇原山海卷 丹青绘锦绣 2024-01-30 20:32:54
引大引强引头部 410亿元硕果龙行龘龘 2024-01-30 20:32:37
​【短视频】胡昌升在积石山县开展节前走访慰问和调研时强调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全力书写恢复重建“民生答卷” 2024-01-29 22:55:48
【短视频】任振鹤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初衷不改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让更多人民群众远离危险福暖四季 2024-01-29 22:55:14
甘肃:积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2024-01-29 22:54:55
甘肃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2024-01-29 22:54:33
没看够!下载个呗!
爱民航TV 快乐出行,有我相伴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