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元古堆村的别样“村晚”

2024-02-04 22:57:20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2024年7月31日全面竣工倒计时

0

0 0 0

农历腊月二十三,元古堆人辞旧迎新的好日子。

伴着国网渭源县供电公司一群美丽姑娘带来的舞蹈《灯火里的中国》,越来越多的村民涌向了文化广场,元古堆村 “村晚”盛宴热闹“开席”。村民欢聚一堂,喜笑颜开,共迎龙年新春。

饱含深情的独唱《渭源情》、热情豪放的花儿演唱《尕马令》、独具特色的秧歌《赶大车》、秦腔选段《铡美案》、温柔婉转的舞蹈《山里人乐的好潇洒》……没有豪华舞台、没有明星大腕,一个个沾着泥土气,带着文艺范的“村晚”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人头攒动,掌声不断。

“这些节目都是由当地乡村干部、群众自编自演,既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又紧跟时代步伐,既接地气又承接了群众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愿景,让大家开开心心过年。”本次节目总导演、驻村第一书记王涛说。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真的非常开心能主持自己家乡的‘村晚’。”正准备上台主持节目的赵小洋跟记者唠起了嗑,“村里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大学生也参与进来,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锻炼的平台,更让大家感觉回家过年更有‘年味’了。”

腊月二十三集体过小年,是元古堆人独有的庆祝方式。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亲切看望困难群众,作出“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

十一年来,元古堆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变成了“村美”“民富”“产业强”的农旅融合和美乡村,先后荣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二届绚丽甘肃・甘肃省十大美丽乡村、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并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元古堆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3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看的是“村晚”,更看见“村貌”。乡村作舞台、村民“唱主角”,透过“村晚”,不仅能看到乡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的“民”星样貌,还能看到乡村的发展风貌、村民的精神面貌。

“我是第二年参加这样的活动,去年是主持人,今年主要负责后台保障。”在演出后台,记者见到了正在调试音响的返乡青年佟亚君,“看到家乡人的精气神儿越来越好,家乡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我非常的自豪。”

活动对乡里评选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颁奖,鼓励在场观众向先进典型学习,弘扬文明新风。

“日子越过越好了,生活上也没有负担,才能一门心思的照顾好老人。”“好儿媳”张桂梅搀扶着老人,“家门口这么热闹,带老人看看,过个幸福年。”

从曾经的“烂泥沟”到今天的“幸福村”,元古堆村是一年一个样。

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建新说:“举办这次‘村晚’是全村人的共同心声,这就是元古堆人红火日子的写实演绎。”

火红的灯笼,将村口青砖衬砌的小桥扮作喜庆的彩门;通往村组的硬化路上,一串串红灯笼挂在路两旁的树上,映衬着白雪,静谧而祥和。路上,记者见到了正赶去“村晚”现场的朱桂英老人,“今天下雪了,这路更光亮了。”老人感慨万千,“搁十年前的土路,碰上这种天气,出个门都难。”

朱桂英老人今年84岁,元古堆村下滩下社人。她亲历了元古堆从出行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娶媳妇难的“五难”深度贫困村,到硬化路、自来水、安全房、经济作物遍沟梁的“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蝶变。

谈起如今的红火日子,老人说:“11年前腊月二十三,总书记送来了幸福年,打那以后,庄稼也好了,咱们年年都是幸福年。”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红霞 张莉芳张越


来源:视听甘肃

热门评论
打开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新春走基层丨元古堆村的别样“村晚” 2024-02-04 22:57:20
兰州至阿拉木图汽车出口专列开行 2024-02-04 22:55:02
甘肃:全力应对雨雪降温天气保供电 2024-02-04 22:53:00
前方到站丨看不见火车的火车站 2024-02-04 22:45:34
(新春走基层)甘肃崆峒:文旅康养"串珠成链" 乡村产业如"椒"似火 2024-02-04 22:44:02
【新春走基层丨新年新事】西峰区温泉镇地庄村:指尖传非遗 面塑迎新春 2024-02-04 22:38:54
7515次“慢火车”上年味浓 2024-02-04 22:37:44
【2024年春运】甘肃交通人全力护航春运“平安路” 2024-02-04 22:37:23
【关注春运】为了旅客温馨出行 2024-02-04 22:32:01
回家,过年!直击春运里的赶路人 2024-02-04 22:30:40
没看够!下载个呗!
爱民航TV 快乐出行,有我相伴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