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今天,我们把舞台留给自己

2022-11-08 10:20:56 


平日

我们将话筒交给一个个受访者

将镜头对准区域新变化

用每一段文字、每一秒音频、每一帧画面

发掘故事、传递感动、感受温暖


今天

我们将舞台留给自己

让那些写出每一个文字

拍下每一帧画面

编排每一条稿子

推广每一件作品

保障每一次播出的默默无闻的人

讲出自己的故事


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

我们用文字和光影

讲述自己的苦累酸甜。

未来,我们永远在路上!




何曼

“炽热”遇“炙热” 理想之花终绽放



今天,是我做记者的第 3417 天,对于记者这份岗位,我依然保持热爱。


习惯了笔下有你,有他,但“有我”,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我和成都高新结缘在 2019 年夏,此后,“高新记者”这个身份,一直伴随至今。


3年来,从未来科技城的建筑工地,到世警会、欧洽会、大运会场馆,我用一个个镜头,记录着这座城市;3年光景,那个曾经“只会拿话筒”的女记者,成功“变身”:记者、摄像、司机……感恩融媒体时代的我,遇上融媒体中心的你。



相遇,基于理想。当理想遇到现实,就发生了叫人难忘的一幕。


2022 年夏,成都高温破纪录。《高新新闻》策划了“高温下的坚守”系列报道,以新闻采访的形式,展现成都高新区内各行各业,那一群群不惧“烤”验、不畏酷暑的劳动者们。


7月6日,我将镜头对准消防。这天,成都最高气温38℃,天空依旧万里无云。


上午10点,我拎着摄像机如约来到拍摄地——高新消防救援大队。尽管已经做好了“暴晒”准备,但下车那刻依然感觉自己“草率了”。那地儿可真宽阔啊,除了太阳照在消防大楼后折射在地上的那块小得可怜的“阴影”,现场没有一颗大树可供我“躲阴乘凉”。


“叮叮叮……”当我还在为这事儿犯嘀咕时,消防大队警铃响了。因早期有过跟拍消防的经验,于是,听到铃声后,我本能性地开机、一个箭步爬上了离我最近的一辆消防车。


“呜呜呜……”50秒后,消防车驶出站点,奔向警情点位。一路跟拍,我的脑子里只有“这个画面可以”“这段同期声可以用”“再拍点空镜头”……


“来,擦擦汗。”一位身穿作战服的消防员,从座位底下掏出一包纸巾递给我,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早已满头大汗。


奇怪,我怎么没感觉到热?我猜,那是“专注”降的温。


11点整,警车回到消防大队。此时,消防队员们的工作并没有暂停甚至结束,而是开始了他们最为日常的“日常”——训练。


作为记者,从新闻报道角度来看,这样的画面、情节自然不能少。于是,我又开机了。


午间的太阳真是烈啊!刚刚那块小到可怜的“阴影”,随着烈日来顶头,消失的无影无踪。半天炙烤,原本还算“温柔”的地面,早就可以煎鸡蛋了。


而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也发生了:水带连接操、空气呼吸器佩戴操、400米疏散物资操......消防队员们的这一项项常态化训练,几乎都是贴着地面在进行。


肯定要拍啊!我是记者。于是,扛起摄像机,我变换着各个角度、捕捉着各个细节,每一帧画面,我都希望能拍的尽量好看。因为我深知: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蓝朋友”、有了他们日复一日的“以练为战”,才有我们的万家平安。


12点,拍摄完成。此时,汗水早已将我的衬衫浸透,脸也已经晒得通红。“哎呀,你的手怎么了?”听到我的实习生小妹妹的这句话,我才发现,我的左手手背发黑、脱皮了。“哦,这是我刚刚贴着地面拍,不小心被烫了吧。”


后来,我给我的手拍了张照片,传给了家人,说了句:今天好热。然后火速赶回单位,写稿、剪片。


这便是我,一名基层融媒体中心视频记者的工作日常。


高温炙热,理想炽热。当“炽热”遇上“炙热”,只要怀揣初心,理想之花终会坚定绽放。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记者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代笔”,如何用我手中的笔和镜头,讲好中国故事?我想,这是我一直要去思考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我将继续锤炼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传递高新声音;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讲好时代故事。


融媒聚合力,扬帆正当时。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永葆炽热与初心,我是记者,我将永远,在路上。


孔维睿

坚守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执着



说起与记者这个职业结缘,最早还是刚上大学那会儿。


在新生军训期间,我怀着对文字的热爱,在记者团的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经过面试和笔试,最终如愿以偿地加入到了记者团,那时我还是一个文学基础很差的学生。


第一次参与采写,在《西华大学报》上投稿,一篇两千字的深度报道,最终被指导的学姐用了不到三句话。作为一个高中三年一直在与数理化“鏖战”的理科生,我的语言基础相较于别人来说要差很多,当时十分怀疑自己能不能胜任文字工作。


也许出于从小对文字的热爱,我几乎没有放弃每一次可以写稿的机会。在完成了工科课程任务后,我都会抽出时间阅读报纸、翻看杂志,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批注、修正,耗费着比别人更多的心思。即使写的稿子一次又一次落选,即使失去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四年校园记者的工作经历也为我成为一名媒体记者埋下了伏笔。毕业那会儿正值新冠疫情,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想要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并不容易。怀着“背水一战”的心情,我带上了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上百篇原创稿件,承蒙报社老师不弃,给了我成为记者的机会。与此同时,真正的挑战也来了——由于所学的内容与工作完全不相干,很多比较专业的东西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来学习和适应,这也让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期”。


那时,我的内心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应该只是文字的爱好者,更要做一个真正的记者。


踏上新征程,我把精力投入采访中,在假期不断地阅读各个媒体的优秀作品。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才渐渐明白了,记者要写下最为真实和特别的人生百态,用自己的眼睛和笔,缺一不可。而从执笔的那一刻起,不仅是在完成一篇稿子,更是承担了一份责任。



工作的这两年多,我采访了许多人,报道过许多事。记者可以面对面地感受到各个行业鲜活的人生故事,炽热的生活热情。每一个故事都带给我思考,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学习、一次成长。而每一次写作时,眼前都会浮现他们拼搏进取的样子,耳边听到他们回忆往事时令人感动的声音,笔下是他们奋斗时色彩斑斓的故事——有对梦想的执着,有圆梦后的欣慰,有跌倒后继续战斗的坚持……


几十篇稿件的采访与撰写,使我获益匪浅。通过采访,我与更多的人有了密切的联系,也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而从他们那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找到好线索,写出好稿子,更多的是如何做事,怎样做人。


夜深人静时,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何在?”是写了很多稿子?是交了很多朋友?都不是。是有始有终的坚持,是守护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永远守护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执着,只有那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自我。


向策

“必有我师”的时代,如何“学而时习之”



暑往寒来,又是一年记者节到来。从记者到编辑,我毕业以来一直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今年,要聊聊工作的感悟和思考,我想到两个字:学习。这份工作给我的馈赠,是让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忱。


我自知不是个勤奋的人,个性也偏慵懒,属于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那种。然而,从事编辑工作,每日面对海量信息而选择“躺平”,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话,只能被时代淘汰。


如今自媒体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各行各业都有平台,知识越来细分、专业,我们这些从传统媒体走过来的记者、编辑,尤其又在成都高新区工作,面对每日如海浪般袭来的前沿资讯、全新概念时,仍选择无动于衷,不用最新的玩儿法“破圈”的话,只能在作茧自缚中“老去”。


这个“必有我师”的时代,如何“学而时习之”?面对新知识时,你编辑自己都不懂,如何编稿让读者懂?工作给了我这样的督促:向每一个人学习,向其它平台学习,向不同行业学习,时刻保持自我更新。


这几年,新词层出不穷。什么“元宇宙”“区块链”“以太坊”“NFT”等等,最近我也在看书了解这些概念。其中,读到一篇介绍NFT的文章,里面说道:“你讲过的每一个笑话,发过的每一个表情,都是你生命的呈堂证供。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存证与众不同,就像并排的罐头瓶里最出挑的那个。”


也许,这仍是新闻工作者的骄傲:回应时代、见证历史,因为我们用心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与众不同,是这个“信息宇宙”中,自我珍视的、独一无二的记录。


胡秦

把职业与爱好完美结合是幸福的事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信息发布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


我以前是专职传统版面排版的美编,在意识到媒体行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后,认识到自身专业素养在融媒体时代还有很多的缺失,于是从“用户思维”出发,决心加强自身新闻采集、整理编辑以及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等业务能力的提升。


我选择了动态插画和动画视频为主攻方向。动画中的动态图形,不仅有丰富的图形元素,还使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综合视听内容,充分结合了动画与平面设计中的特点,可以使人通过视觉、听觉,更好地接受到信息搭载的内容和动画。这一形式使得新闻内容更具交互性,可以让受众群体获取信息更加快速、立体,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而使动画充分与融媒体相结合,呈现出多样的信息搭载方式。



于是,我制作了《我的爸爸妈妈是超人》《平凡英雄》《嗨嗨科普》等动画视频以及《垃圾分类》《高新智造的一天》条漫以及嗨嗨表情包等作品。这类动态形式的产品使得内容和信息能够通过多种融媒体渠道,不断进行网络传递和组织,更利于受众群体从单一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能够通过融媒体对图形信息进行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层次。


“记者节”定在意蕴着收获的深秋,我惦念过往的纸媒岁月,我也见证了媒体的改革发展与日新月异。媒体人需要时刻把握新时代发展内涵,守护好新闻资源主阵地,创新产品内容与技术形式的融合,将优质的新闻内容借助新媒体矩阵传播,用高质量的融媒体作品记录伟大的时代。


能把职业与爱好完美结合起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蒋成然

十年媒体人经验是我一生的财富



2022年11月8日,我迎来了毕业后的第十个记者节。十年来,我在探索中成长,媒体人的教育和使命在十年里赋予了我智慧与思考,锻炼了我的勇气与信心,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美国新闻人普利策曾如此比喻媒体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人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面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在工作中,我始终将自己的使命牢记于心,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只善于表达的笔,观察并记录日新月异的变化,实现自我的职业价值。


辛苦中感受职责,笔触下守望道义。11月8日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新闻人仍旧在忙碌的奔波的节日,也是一个承载着光荣与使命的节日。



新媒体人,我们笃信成功的喜悦来自于艰辛的写作、拍摄和剪辑,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无聊的文字游戏。为了固守职责,我们务必始终保持冷静、平和与辩证。


同时,作为新媒体人和短视频作者,我们还要把握时代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作为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员,我在骄傲的同时也更加感受到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正确导向,用我的文字去描绘高新之美,用我的镜头来记录高新发展的每一刻。


郭晓

技术迭代改变媒体



云计算让用户只需要一台终端(手机、平板、PC)即可完成复杂新闻内容生产操作;一个小巧的5G网络模组背包就可以让用户进行4K级别的现场直播;AI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自动生成文字、影音内容,并可辅助编辑进行内容策划;基于终端的使用信息实时反馈,评估用户偏好,完善用户画像……


这些晦涩难懂的技术名词在过去10年的技术迭代过程中,悄然改变了媒体信息的发布方式和组织方式,而引发这些改变的真正原因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


互联网时代拥有巨大的信息量、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让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由于互联网消除了地理、空间的限制,这使得信息可以更加平均地分配到每个人手里,每个人都能够见到更多,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更多的选择使得传统媒体必须加快创新思维,通过大数据技术,研究用户习惯,掌握用户数据,培养自己的“粉丝”,变受众为用户;必须加快创新机制,通过短视频、直播、慢直播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将节目变为产品;必须加快创新渠道,通过云计算技术,运用“大媒体”理念,建立以云平台为中心,打通各媒体通道,新旧渠道融合,形成基于云的全媒体平台,在重大报道中,各平台第一时间推送讯息、第一时间更新动态,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多级利用。


这场深刻的变革,艰难、残酷、震荡,但也督促着媒体行业朝向多样化、优质化、高效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前进。


未来,新媒体技术将逐步呈现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结合的双动力发展特征。唯有充分掌握并利用好新技术的先进手段,同时培养更多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复合型媒体人才,才能应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雍婧

守正创新 立足本职践行初心



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有志之士冒着硝烟烽火,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他们在宣言中誓言“献身于新闻事业”,这是记者的职责使命。“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所有职业共通的职责使命。


作为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的财务,我深刻体会到:履好财务工作的职责,需要“守正创新,践行服务初心”。


守正创新,在财务工作态度上要守正,坚守财务工作的底线,严格遵守各级财经法律法规,按照财经制度流程办事;在工作机制上要创新,在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下,理顺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做到财务工作不缺位、不越位。


践行服务初心,在融媒体中心理好财、服好务。一方面,要发挥财务作用,服务领导决策。通过预算和预算执行,优化调配使用资金的意见和建议,服务领导决策,发挥财务监督和咨政作用。另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工作,提供保障支撑。融媒体中心作为一个媒体单位,全体采编人员都奋斗在一线,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我更应该在工资、社保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支撑,细心解答同事的各种疑问,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为中心高效有序运转出一份力。


编辑:袁也然





热门评论
打开成都高新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记者节|今天,我们把舞台留给自己 2022-11-08 10:20:56
今天,祝你节日快乐! 2022-11-08 10:02:56
新闻记者形象宣传片 2022-11-08 09:56:31
成都市卫健委重要提醒!青羊、武侯最新提示 2022-11-08 09:35:22
疫情速报|四川新增外省来(返)川感染者52例,新增省内感染者41例 2022-11-08 09:33:09
致全市新闻工作者的慰问信 2022-11-08 09:23:58
拼经济 搞建设 抓发展丨服务高质量发展,合作街道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2022-11-07 18:28:42
观一场展,养一朵云 2022-11-07 18:05:26
为爱牵手,“云端鹊桥”让高新青年双向奔赴 2022-11-07 17:12:42
美历高新·二十四节气丨立冬 2022-11-07 16:44:31
没看够!下载个成都高新呗!
成都高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