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随着对面部的快速比对完成,地铁闸机通道立即打开。这一“刷脸”乘地铁的体验,是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汇”)在成都轨道交通推进的智慧服务日常应用场景之一。在今年的成都“两会”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智元汇董事长邓波对“聚焦智慧蓉城牵引带动,加快提高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这一工作感触颇深。他说:“结合自身工作,我对智慧交通有着更进一步的思考,在运营实现数字化后升级后,如何通过数字经济,让乘客变成顾客。”
智元汇是国内以城市公共交通场景为依托的城市数字化系统研发、投资、建设与场景运营的代表性企业。2018年以来,智元汇先后推动并研发实施了行业首例地铁全线网扫码乘车系统、刷脸乘车系统、戴口罩零接触刷脸乘车系统,并在西安、郑州、哈尔滨地铁上线。2021年,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统筹指导下,智元汇研发实施的行业首例应用于500公里以上超大线网规模的戴口罩刷脸乘车系统,在成都地铁全面上线,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铁智慧乘客服务平台。
基于对自主研发创新的坚持,智元汇获得到了快速发展。2020年,智元汇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和“2020年新型消费示范项目”;2022年,智元汇连续上榜“成都服务业企业100强”“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榜单。
从智慧地铁到智慧公交再到智慧城市,智元汇形成了对城市海量物联设备接入与管理能力、大数据接入与分析处理能力,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场景新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当我们用智慧蓉城的视角回看智慧交通,会发现原来还可以做得更多。”邓波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思考,“智慧蓉城有多个维度,我所聚焦的是智慧交通这一维度。”在他看来,成都地铁基于新基建的双网融合已经做得很好,在全国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邓波说,戴口罩“刷脸”乘车系统可有效提升乘客通行效率、体验感与安全性。在精度方面,采用双目红外活体检测等AI技术,有效避免伪造人脸、照片等盗刷、代刷行为;在能级方面,系统基于千万级规模底库,可在0.3秒内完成比对;防疫方面,在人脸识别面部特征值计算上,由于鼻梁以上部分所占的特征值比重更大,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准确识别。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为各种场景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于智慧交通亦是同理。在交通出行的数字化升级完成后,邓波看得更远,“数字化升级完成后,接着是数字化运营,再远一点就是可持续运营变现的能力,即从中产生数字经济。”
在他看来,数字化运营之下,基于本地生活的新消费将有很大机会,“成都公交每天有1000万人次的出行量。如果将数据打通,基于乘客出行的本地生活消费类、餐饮类、购物等信息都可以及时推送,会以新零售的方式产生新的价值。”邓波认为,当数字化的新基建和新经济、新零售相结合,产生新的运营模式后,便可实现乘客变顾客、变会员的商业逻辑,而这也体现了智慧蓉城牵引带动作用。
文字:郑其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