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确定的“营商环境提质年”,为帮助成都高新合作街道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弥补短板、挖掘问题、落实方案、迎头赶上,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加速中小企业培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月23日,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为主题,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联合举办“专精特新加速培育集训营暨精准诊断”活动,来自辖区40家优质中小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
40家优质企业共话“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是当前国家开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并引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让中国制造卡位全球高端产业链的关键国策。
活动现场,专精特新企业家俱乐部CEO金石以《冲刺专精特新对于企业的战略意义解读》为主题,剖析了专精特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并从项目申报、融资通道和业务拓展3个方面,阐释了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优势,以及政策咨询、资本对接、全球拓展和家族传承等领域如何贯彻落实专精特新政策。
政策通首席政策专家任凯对目前专精特新产业培育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并以全景图的形式,让在场企业理解了国家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明确了专精特新政策扶持的类型和具体条件。
自专精特新概念提出以来,企业面临信息差、市场容量不足、资本思维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四川国经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斌贤以“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为题,针对“风投机构对项目关注”“中小企业融资前准备”“见投资人的几点建议”等关键点,为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化运作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
中国银行开发西区支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梁曦对“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详细阐释了当前小微企业普惠金融重点产品。
参会企业代表在会后纷纷表示坚定了走“专精特新”之路的信心和勇气,将在未来发展阶段里继续加强研发创新投入,秉承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专精特新”
作为战略级国策,专精特新是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扶持方向,专精特新企业也持续地受到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在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创新驱动加速生成的“利器”。
2022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320家,净增量首次突破1000家。
记者了解到,2022年,合作街道多点发力助推中小微企业高质增效发展,为辖区企业搭建互助平台,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赋能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活动18场;搭建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共享站,通过共享模式,为企业推荐700余名急缺用工;增强扶持力度兑现各项惠企政策844家次,补贴金额1260.32万元,发放小额贷款458.4万元;举办企业招聘会14场,为200余家优秀企业与900余名失业登记劳动力、20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搭建供需平台,达成预就业意向500余人。
据介绍,今年合作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意”系列部署,以及“五个引领示范”的重要要求,聚焦成都高新区2023年工作会议“十大重点突破”的任务要求,推动制定了《合作街道办事处关于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6项,细化工作举措26条,强优势、补短板,加快聚焦资源整合、升级产业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具有合作特色的营商环境。
除集训阶段外,3月3日至4月4日,合作街道还将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家俱乐部联合成都政策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国经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专家组,上门走访街道各“拟冲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对冲刺省级专精特新资质认定开展精准诊断和建议。
文字:黄启恒
图片由合作街道提供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