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
10月14日,记者从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获悉,成都未来科技城落地企业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此次融资将支持遨天科技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投资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加速遨天科技在高可靠、高性价比空间、推进产品和动力系统方面的研发,助力成都未来科技城空天产业建圈强链。
遨天科技是国内首个实现商用电推进在轨应用的商业航天企业,专注于为宇航飞行器提供高质量太空产品、能力、系统及服务。遨天科技成都未来科技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布局卫星发动机关键部件批产、航空航天发动机软件研发平台开发、数字孪生发动机开发等业务。
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积极抢抓金秋施工黄金期,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用。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74个主要单体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正在进行精装修施工,校园园林景观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2024年3月投入使用。学校建成后包含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和中国民航高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将以此形成国内航空人才培养摇篮和研究机构、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
与此同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又有新进展,科研试验楼、办公综合楼将于月底封顶,11个民航研究中心和模拟验证机场已全面开工。作为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政府联合共建的全国首个民航科技示范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具有航空特色、覆盖完整产业链条的项目集群。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今年年初,省发改委印发《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成都未来科技城规划为临空高端制造业区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截至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已成功招引国星宇航、遨天科技、凌空天行、鸿鹏航空、杰诺创、康达新材等链主和链属企业,依托成都高新区在卫星互联网、工业无人机、智慧民航等产业的基础优势,打造空天技术产业创新及应用发展高地。
同时,依托天府绛溪实验室、国际教育园区、菁蓉汇·未来创谷等载体,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平台赋能、人才聚集的创新成果策源地。
《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规划图
今年4月,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布《成都未来科技城卫星互联网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征求意见稿)》,聚焦卫星研制、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应用3大环节,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为航空航天产业赋能。
今年6月,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创新投资基金完成首个项目——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投资额1000万元,用于国星宇航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建设卫星智造和中试产线基地。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效果图
“此次遨天科技A轮融资,未来科技城集团同步深度参与,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助力企业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系列助企、惠企举措的密集落地,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空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都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未来科技城正逐步建立涵盖“股、债、贷、保”等多元化金融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基金的撬动引导作用,构建起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和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加速空天产业“聚企成链、聚链成势”。
文字:黄启恒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