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成都市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形成全民自觉分类的良好氛围,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
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了新时尚。在成都高新区,各社区通过绿色回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规范提升和源头减量等方面的实践,不断改善着社区环境,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培育更多环保志愿者队伍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来。
社会组织加盟
帮助社区培育更多环保志愿者队伍
11月9日,由芳草街街道紫薇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协办的“有害垃圾及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专场”宣传活动在紫薇社区南核苑举行,鼓励引导居民养成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
“什么是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活动正式开始前,来自成都根与芽的赵璐老师向现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们抛出了这个问题。由于回收成本大、经济附加值低,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和废纺织衣物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大多都未单独分拣出来再利用,而此类可回收物,却是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垃圾品类,往往都是被居民一起打包,丢进了垃圾桶。
垃圾分类共参与
向在场的所有人普及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这个概念后,赵璐首先就有害垃圾和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分类、本次宣传活动的流程、垃圾分类游戏的规则以及礼品兑换规则等,给现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们进行了培训。
活动中,大家根据现场人员分工安排,井然有序地开展回收宣传活动,主动上前向居民科普日常生活中有害垃圾的种类、如何进行区分并单独投放等知识,为居民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套圈、投壶等知识问答游戏也吸引了更多人参与。
在游戏中学知识
开启垃圾分类新式时尚
11月9日,一场主题为“垃圾分类新式时尚 文明表率星力量”的垃圾分类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桂溪街道和平社区广场举行。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中,专业垃圾分类宣讲老师围绕垃圾分类的意义、概况及四分类的基础知识向居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和宣传。
随后,志愿者们带领着居民朋友一起参与“垃圾分类飞行棋”“垃圾分类投壶”“送垃圾回家”等游戏,既加深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也增加了大家对垃圾分类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居民们对宣传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纷纷表示将会身体力行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趣味游戏
“希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大家的垃圾分类责任意识,我们也呼吁广大居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平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文图:向晨晨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