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成都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制作历史,蜀茶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成都的各种茶馆、茶艺馆和茶叶专业市场依然有着很旺的人气。成都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常委、四川朗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汤进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川茶文化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带来“关于推进和普及《川茶文化研究传承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地建议”,希望通过川茶文化的传播和延续,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喝茶。
成都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常委、四川朗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汤进
在汤进看来,目前川茶文化的传播方式较为传统,主要是茶艺、茶道表演和体验,公众只知道饮茶,没有深入了解茶文化蕴含的自然学、历史人文学、制茶学、地理学知识。尤其是年轻人对茶文化知识兴趣不高,接触主动性差。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喝茶?如何发挥成都这一独特的文化魅力?汤进建议,要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及精神需求,创新有益且有趣的茶文化传播方式,让群众成为茶文化滋养的受益者、传播者,使茶文化根植每个家庭。
“加强川茶文化的挖掘阐释,创作新颖、有传播性的内容,政府机构牵头在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等品平台发布话题,号召全民参与用,让群众成为川茶文化传播的主力军,达到裂变传播效果。”汤进说,这样既拓宽了川茶文化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提升了市民对川茶文化的感知度及文化传播的荣誉感,“山东淄博烧烤火爆背后城市营销的案例、‘南方小土豆’话题网络裂变传播使哈尔滨冬季旅游火爆等传播案例,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对于如何让川茶文化深入到千家万户,汤进重点研究了成都润物行公益茶文化传播组织(以下简称“润物行”)。润物行开展了五年多茶文化公益教学,以茶文化为起点,对植物学、茶化学、微生物学、地理学、制茶学、数理统计学等科目进行广泛精研学修,制定了“让每个家庭通过茶,爱上中华美学”的传播目标。截止目前,润物行开设了超过100个公益教学班,有学生超过2000人,举办茶会活动200余场,参与市民上万余人。
“润物行以茶为载体,结合焚香、书法、插花、挂画等美学生活方式,让七八岁的孩子和八十岁的老人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汤进说,川茶文化的传播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结合不同群体的特征,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
汤进认为,注重川茶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培养下一代是关键,要将川茶文化融入校园教育中。他建议在成都市的中小学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以学科教学渗透为载体,进行校内研学。“在书法、绘画、烹饪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川茶文化知识,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以综合实践课和趣味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在川茶文化的沁润中,既能学艺、更能习礼,于茶香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以德启智,以智养德’。”
文字:王雯丽
受访者供图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