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道路、袖珍的小花园、整洁的快递屋、专设的英语角……3月26日,记者来到成都高新区兴蓉社区维信街1号院(院名“信苑”)小区看到,由居民参与种植浇灌的花园成为一抹赏心悦目的亮色,唤醒了这个老小区的春日生机与活力。
改造后的大门口
改造后的小花园
和“外在美”比起来,更让小区居民舒心的是,再也不用为排污水、快递遗失、孩子玩耍安全等问题担心。“以前花园里都是乱堆放的旧花盆,污水也没地儿排放,现在不仅变漂亮了,还有自动循环浇花系统。”居民刘代霜躺在花丛里的躺椅上,时而看看蓝天,时而看看院里的百花,舒适惬意的感觉恰到好处。
然而几年前,他却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能够成真。“信苑”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间流逝,小区内出现废弃报刊亭、电线乱飞、杂物堆砌等问题,绿化面积和居民活动空间变少。
改造前
“早先院子里还搭有葡萄架,旁边就是高压电桩,电线有可能掉下来,引燃葡萄架和堆放的杂物,随时都有安全隐患。”居民许平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当起了信苑的微网格员,“很多居民抱怨,还有一些人家索性搬出了小区,就是觉得这个小区住着不如以前了。”
改造前
眼看着居住多年的家园破落,居民们抱怨之余还是更多在想办法改变现状。去年,兴蓉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提出了以完善小区景观系统、提升院落环境质量、拓展公共空间、推动公共活动可持续为目的的“信苑花园唤醒计划”微更新项目,社区微网格员通过组织“坝坝会”、走进居民家中等方式,与居民协商如何改造家园。
居民全程参与意见收集与设计方案
“孩子们都喜欢在小区大门学英语,这里太拥挤,最好有个专门的空间。”“快递站堆放得乱七八糟,希望设置个拆包裹的地方,可以把包装盒收集起来做垃圾分类。”“自从加装了电梯,本来就少的绿化变的更少了,我们也想在院子里看看花草。”……“微更新”项目由居民全程参与意见收集与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改造区域为小区进门通道、快递信箱、垃圾分类处、小区花园及旁边道路边绿化。
英语角
“我们拆掉了报刊亭、葡萄架,还建起了快递屋、垃圾站,处理了雨水排泄管道,美化了墙面,清理了原有的绿化植被,特别打造了小花园。”许平回忆去年小花园落成时,小区的男女老少都跑来帮忙栽花,大家一起忙活了几个小时,还积极参与植物种植知识科普课堂,学习相关知识以便后期维护花园建设成果。
快递屋
如今的信苑,进门通道变得整洁有序,文化宣传栏成为每一位回家居民的目光落脚点,快递小屋和休憩空间替代了往日荒废的信箱,小花园栽种着十多种花草——三色堇、栀子花、绣球、杜鹃花、铁树、茉莉、麦冬草……一只小熊玩偶躺在椅子上,仿佛享受着这生机勃勃的小花园。
小花园
“信苑改造是以‘微网实格’撬动居民参与自治实践的生动写照,多元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熟人社会的治理路径不仅给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为今后的社区治理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兴蓉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信苑二期改造计划方案已经确定,将通过改造提档小区闲置公共空间,拓宽居民的娱乐健身场所,继续改善院落的居住环境,使得居民的幸福感“原地升级”。
文图:王雯丽
部分图片由受访街道提供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