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6月25日,“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揭幕。此次活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支持举办。
从6月25日至27日,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社创组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者们,将重点聚焦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交流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活动现场
记者了解到,2024年6月27日为第八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以此为契机,于6月25日-6月27期间开展中小微企业可持续能力培训、INSPIRO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创新对接峰会、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日以及Re:Think 国际创意市集、SPARK成都国际创业者嘉年华等系列活动。
当天开幕式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与政策中心负责人阚薇澜在连线致辞中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企业运营中,可以在增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声誉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她表示,中小微企业对经济、民生和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活动现场
当天,“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训”开启了“Re:Think2024联合国中小微企业周”的分享环节。培训中,围绕企业如何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涉外法律风险如何防控、中小微企业可持续案例分享等实操性颇强的主题,参会者进行了面对面培训和交流。
在“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企业ESG管理实践体系——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资源和平台”这一主题培训中,联合国全国契约组织在华联络办公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项目专员魏思琪“抽丝剥茧”地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设定,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法论”。
活动现场
针对可持续发展,她重点提及了 1.5摄氏度这一临界阈值(《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升温控制温度最好是1.5摄氏度)。据介绍,在2023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基线高出了1.45摄氏度,已接近 1.5摄氏度这一临界阈值。在分享中,她介绍了《2030年议程》的目标进展详情,并对企业碳排放的来源、以及企业如何科学制定碳目标的路径进行了解析。
针对于创新,魏思琪聚焦“突破性创新三大支柱”做了交流。在她看来,突破性创新包括颠覆性技术、突破性商业模式和突破性思维模式这三大支柱。
活动现场
此外,联合国全国契约组织在华联络办公室性别与多元包容项目专员刘奔介绍了包括性别平等目标、气候雄心、青年SDG创新、可持续发展目标雄心等在内的企业加速器项目及相关案例。
当天下午,在“联合国采购专题”的培训主题中,分享者分别从中小微企业可持续优秀案例、联合国采购实务操作等层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其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本土企业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加犀”)机器人技术总监侯昱帆聚焦AIO T行业市场痛点及技术创新进行了交流。
据悉,“中小微企业可持续能力培训”活动共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家企业现场参与。另外,70余家企业现场注册加入联合国采购系统。
活动现场
四川能投电能有限公司经理王弋竹表示收获满满,“今天是来学习和开拓思维的,而且学到了很多’干货’,对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机遇都有了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地了解”。
"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民生和创新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微企业作为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主体,如何系统发掘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力,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此次活动,旨在为政府、中小微企业等提供高效的交流合作渠道,助力成都加快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为本土企业赋能。
ESG:即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文字:郑其
图片:梁磊
编辑:李艺萱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