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IRO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创新对接峰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2024-06-27 09:42:40 

活动现场


“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于日前在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启幕。作为此次活动的系列配套活动之一,6月26日,“INSPIRO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创新对接峰会”如期举行。


峰会上,发布了首批INSPIRO会客厅名单,11家本土机构成为首批会客厅合作伙伴。此外,为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潜力,活动通过主题演讲、企业路演以及企业家对话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合作的舞台。


活动现场



“INSPIRO会客厅”启动,11家机构成首批伙伴


“去年我们也相聚在这里,今年我们以联合国的‘中小微企业日’为契机再次相聚,让我由衷地感到特别开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薇在致辞中谈到,希望通过活动助力中小微企业走到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和平台去“发光发亮”,并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喜马拉雅前副总裁、星谷营地主理人李海波


当天活动邀请了喜马拉雅前副总裁、星谷营地主理人李海波,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可持续金融专家丁宇等持续创业者和学者专家,在交流和分享中共同探讨企业的成长战略等热点问题,从而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其中,丁宇博士通过在线的形式,以“绿色金融租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中拉合作与绿色转型”为题做了演讲。交流中,他向现场企业重点分享了企业出海的误区、拉美市场的观察与分析、气候变化与惠及民众等话题。


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可持续金融专家丁宇进行分享


此外,通过活动中设置的企业路演、企业家对话酒会等环节,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交往的平台。如果把创业比作一场马拉松式的挑战赛,志同道合、互相成就的伙伴不可缺少,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各类创业者载体则向其提供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当天的峰会中,“INSPIRO会客厅”迎来了首批伙伴。活动中,正式宣布四川省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会、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科技金融大厦等11家本土机构将成为首批“INSPIRO会客厅”的合作伙伴。


发布了首批INSPIRO会客厅名


据悉,为了进一步增强网络社群的线下互动交流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INSPIRO网络于今年推出“INSPIRO会客厅”线下实体空间项目,从而进一步丰富创业生态、优化资源配置。


记者了解到,INSPIRO成员及合作方也将享有多项权益,包括免费或优惠使用各类场地资源,快速对接企业孵化等支持;会客厅挂牌合作方将获得活动优先参与权和更多的全球宣传机会。



找到企业进化之路,“大咖”分享企业存亡之道


作为“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的重要活动,关注如何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潜力、分享和交流创业经验是活动里的一大亮点。在当天的主题演讲中,喜马拉雅前副总裁、星谷营地主理人李海波分享了他20年的创业心得。


活动现场


“本质上,创业就是一个‘无限游戏’。曾经有一个统计,活过5年的企业是万分之七。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如此千难万险的创业“旅程”,李海波将其形容为“从玄奘到唐三藏的取经之路”。如何减少失败机率,或者从失败中寻找到“活路”?李海波的答案是找到企业进化之路,这种进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产品、经营思维的多重叠加的进化。演讲中,他用大众最为熟知的智能音箱的潮起潮落、进化变身进行了分析。


在过去长达五六年的一个时期内,智能音箱是国内外许多巨头公司一致看好的。“最初,我和许多公司都判定其是风口、是蓝海,后来发现这是红海,再后来成了血海。”李海波通过数据对比,使听众了解到这场智能音箱竞争的“惨烈”:2017年,全国有300余家在做智能音箱,而几年之后,全国仅有百度、苹果、喜马拉雅等寥寥数家品牌。


活动现场


如此“血海”,看起来智能音箱似乎是没落了。实际不然,它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变形”,以另一种消费形态、服务场景而存在。“喜马拉雅做了几件事情,比如智能产品IP化、内容产品场景化,让智能音箱‘活’了下来。”他具体分析到,喜马拉雅开展了购买会员即送小雅音响活动,拥有百万粉丝的大主播们则以小雅音箱为主体,去生产专属于自己的产品或内容。


此外,在内容产品的场景化上做突破。“不再局限于居家这一场景,而是将其拓展甚至跨界到其他场景。”据李海波介绍,在喜马拉雅的基层党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里,“小雅”音箱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进行党建学习。


“产品可能不在了或者进化变形了,但其实服务还在、内容还在、场景还在。”李海波在演讲中引用了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所谓创新,就是把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生产方式,一切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他看来,这句话直到现在仍然是适用于创业者的,逻辑并没有变,正如曾经“没落”的智能音响一样,它只不过重新排列组合了而已。


演讲中,李海波谈到,对于科技创业者而言,需要意识到需求是比技术更强大的东西。“冷冰冰的科技产品不能打动消费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人格化的产品、具有审美价值、充满温暖、向人们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才是用户和市场永远的取向。”他认为,即使面对未来与AI竞争的局面,这一商业逻辑同样也是人类的优势。


文字:郑其

摄影:梁磊

编辑:李艺萱

校对:申东霞


热门评论
打开成都高新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INSPIRO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创新对接峰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2024-06-27 09:42:40
今年投用!成都的影视产业园区+1 2024-06-27 09:20:03
成都高新区图书新馆开放一周年!这些活动等你来→ 2024-06-27 09:12:46
共绘儿童友好新图景,“乐8花园”亮相成都高新区 2024-06-26 20:32:45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不断优化长效机制 成都高新区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2024-06-26 20:18:40
护航银发传关爱,这场活动为老年群体筑起金融安全防线 2024-06-26 20:01:51
预计明年开工!成都骑龙绿轴公园来了 2024-06-26 19:48:01
压实责任落实措施抓实工作 确保安全度汛 成都高新区防汛工作专题会召开 2024-06-26 19:24:19
切实提高站位 抓牢重点工作 成都高新区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4-06-26 19:13:55
国际禁毒日到来,成都高新区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2024-06-26 18:30:36
没看够!下载个成都高新呗!
成都高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