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星宇航党支部
“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在实现飞天梦想、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我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书写下一个个可载入史册的“中国式浪漫”。
浩瀚宇宙的璀璨“星光”里,来自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截至目前已完成13次太空任务,成功研制并发射18颗AI卫星及载荷。特别是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国星宇航助力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上太空,以科技赋能成都大运会。
“七一”前夕,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被授予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星宇航党支部书记郭涛表示,“国星宇航始终坚持‘和祖国在一起’的核心价值观,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国星力量。”
国星宇航党支部
国星宇航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太空AI”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演进、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不仅荣获了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还成功研发并发射了多颗AI卫星及载荷。通过不断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国星宇航发挥民营企业力量,积极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构建,为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战略贡献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有着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也是我们国星宇航的梦想。”郭涛说,国星宇航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郭涛看来,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社会主体,更是国家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中,党建是一大动能,是点燃“新质生产力”的红色引擎。而这也正是飘在国星宇航所有人心里的“旗帜”。
在日常工作中,“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是国星宇航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非常熟悉的党建活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将航天报国的爱国情怀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郭涛说,国星宇航通过主题党日、党课培训、党建文化活动以及党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精神圆满完成卫星发射任务。
为此,国星宇航党支部组建了一支党员先锋队,先后组织开展参观南湖红船、祭扫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烈士陵园等活动。同时,党员先锋队借助公司的航天资源优势,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已服务数千名本市中小学生。
国星宇航党支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国星宇航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人才”工作新模式。面对高密度、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任务,结合公司“与祖国在一起”的核心价值观,国星宇航党支部提出了“实自本心、诚之协作、勇于进取、智在严谨”的卫星研制团队精神。
国星宇航建设了一支能面对多星多型并研的卫星团队,在没有卫星技术相关工作经历及应届生比例超过70%的情况下,2023年至今已高效完成了9型卫星的研制工作,并成功实现了4颗卫星发射入轨,创造了商业卫星团队效率的奇迹。
“在这一过程中,优秀党员主动‘传帮带’新员工,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郭涛自豪地提到了国星宇航2023年的“高光时刻”。2023年7月22日,星时代-16(泰安号)卫星顺利发射,与星时代-10、星时代-17(大运号卫星)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助力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上太空,实现大运会数字场馆三维重建,通过卫星技术为大运会赛事组织及服务提供科技保障,大大提升了成都大运会科技含量。
这样的“高光时刻”一直在续写:2024年2月3日,国星宇航“一箭三型”卫星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搭载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其中“蓉漂号”卫星搭载了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第六代“卫星智脑”系统。“这颗卫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国星宇航在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融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郭涛感叹,在这背后,是党支部和党员们的辛勤付出。
国星宇航党支部开党员大会
郭涛至今还清晰记得,面对技术难题和时间紧迫的双重压力,党支部迅速动员,组建攻关小组,党员承担起骨干带头示范的任务。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协作、连续奋战,最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确保了卫星的顺利研制和成功发射。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郭涛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星宇航党支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以科技创新和航天强国为己任,推动AI卫星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赋能产业,服务民生,强国筑梦。
视频:王时伟
文字:郑其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艺萱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