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7月9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研究审议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调整、《天府绛溪实验室章程》修改草案等议题,聘任了实验室主任及副主任,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据介绍,此次理事会的召开,是以长远发展角度进一步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
加快首批4个前沿研究中心高标准建设
当前,天府绛溪实验室聚焦“四个面向”总体要求,围绕电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首批4个前沿研究中心高标准建设。
其中,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聚焦协同模型及边缘算力技术填补国产边缘计算架构空白,已发布首批原创成果6项(无人集群智能协同、轻量化算力链等),即将发布中心首款面向垂直领域大模型和数据要素大模型的模型引擎类产品——多模态生成式认知平台,加快孵化科技公司及培育泛在智能新兴产业。
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与顶尖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突破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系列科研成果发表于顶尖国际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量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原型机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线上银奖。
分布式能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将打造分布式能源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基地,新能源材料基因工程平台拟于年底建成投用,将涵盖4个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子平台,实现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双减半”。
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钙钛矿光电转化效率处于国际领先,将聚焦新一代光电融合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已举办多场国际微光论坛并打造产学研用系列沙龙活动,国际化态势逐显成效。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发力
据了解,天府绛溪实验室聚集长江学者、国家特聘专家、国家奖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领军PI、CO-PI 搭建高能级人才梯队;积极推进网络电磁空间模拟与测试大装置(称“未来之瞳”)论证建设转入下一阶段;参与和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各类科研项目,设立自主科研项目,积极申请专利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承办及协办国家级学术会议10余场;首家科技公司——天府量鉴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已孵化落地,面向量子互联网未来产业领域,推动量子互联网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多行业领域的应用示范和产业落地;下一步,实验室将加快推进设立平台公司,服务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
“天府绛溪实验室将聚焦国家和省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承担一批重大科研任务,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原创科研成果,全面提升建设运行质效。”天府绛溪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及各方共建单位的互动交流,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突出优势互补、深化交流协作,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携手打造具有全国重大影响力的西部科技创新新高地,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省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多一点:
天府绛溪实验室(资料图)
天府绛溪实验室是天府实验室的4个方向实验室之一,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绛溪实验室由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中电科集团、华为、京东方等单位联合共建。
天府绛溪实验室聚焦电磁空间和泛在互联前沿方向,在电磁空间利用与控制、信息功能材料与部件、电磁感知与泛在互联、先进计算与类脑智能等方面建设多个前沿研究中心,搭建科学大装置、大平台,聚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科技攻关,建立“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完整技术链,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产业集聚区。
文字:孔维睿
图片:梁磊
编辑:向策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