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创动力大厦
7月5日,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兴业圆融-成都中小担3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设立。这是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标志着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落地。
本期产品入池企业14家,底层企业包括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6项在内的30项知识产权专利获证券化融资近1.4亿元,助力企业将“知产”变“资产”。
聚焦中试平台
14家入池企业的30项专利获证券化融资近1.4亿元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是一种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在资本市场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
记者了解到,本项目由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创新局等单位牵头,成都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共同参与。该产品储架规模10亿元,成都高新区首期发行规模1.4亿元,优先级证券评级AAA。
成都高新区此次推出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将关注点聚焦在中试平台。本期的14家入池企业,包括中试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均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含金量极高的“标签”。通过让企业“知产”变“资产”,入池企业的30项专利获证券化融资近1.4亿元。
从结果导向来看,这一融资模式的创新,可以更有效解决初创期“轻资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ABS的发行,为公司中试平台提供了原材料采购、流动资金等支持。该笔资金为3年期低利率的长期借款,充分缓解了平台资金压力,促进了中试平台的运行,加快了成都泰美克发展壮大。”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美克”)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作为中试企业的典型代表,泰美克凭借其在电子元器件基础原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以1项高价值发明专利通过了500万3年期的知识产权产品审批。
四川中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除了泰美克,本期入池企业中,超半数入池企业依托优质中试服务能力,成功申请本期ABS产品。其中,成都达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产业化平台公司之一,利用知识产权融资1000万元,致力于将实验室技术通过中试放大服务于市场;四川中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省内外乡镇级污水处理的运营管理、技术服务及应急污水处理设备的租赁服务,同样利用知识产权融资1000万元。
助力“知产”变“资产”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
成都高新区此次推出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不仅有助于解决中试阶段的资金瓶颈问题,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金融支持,同时还是成都高新区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的体现,加速了知识产权价值的转化和应用。
在知识产权融合创新的道路上,成都高新区始终走在前沿。一方面,专注于解决中小科创企业因“轻资产”特性而面临的“融资难”困境,积极盘活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减轻财务压力。
与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流动性强等优势。通过证券化手段,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为中试平台及平台服务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途径。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外,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举措,还可提高实体企业在二级市场的知名度,并为知识产权未来的维权、流转、交易等提供重要的价值参考,进一步激发成都高新区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成都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重要参与方,分别提供了全程服务和担保增信服务。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推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与企业创新、产业培育深度融合。
文字:郑其 袁也然
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