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防骗与矛盾调解的专项培训现场
基层事务繁复多变,对基层治理的时效性、精确度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辖区的青年公寓内,汇聚了超过8万名企业员工,他们大多来自外地,人口流动性大,为社区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微网格队伍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细微触角”,其能力与素质影响着治理效果及居民的幸福感。
12月7日至12月15日,西园街道围绕微网格员的职责范畴,结合社区的多元化特征和企业员工、居民的实际需求,以消防安全、矛盾调解、垃圾分类、电信防诈、应急救护和心理辅导6个方面内容为主题,策划开展了全覆盖赋能提升系列培训活动8场,旨在全面提升微网格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电信防骗与矛盾调解的专项培训现场
“我们这栋住的是新进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面对诈骗行为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缺乏足够的防范经验。”微网格员王阿姨在日常走访青年公寓3号苑2栋时,敏锐地发现新入职员工在面对诈骗时缺乏防范经验,同时宿舍间因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导致矛盾频发,亟需加强相关培训和调解工作。
为此,12月15日,西园街道特别举办了电信防骗与矛盾调解的专项培训。培训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资深调解专家、社区警务人员等专业人士,采用讲解、示范与定制教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为400余名微网格员提供了精准辅导。
“社区安全课堂”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街道还建立了11个“微网格员之家”,开设了“社区安全课堂”,内容涵盖燃气、电力安全、防汛知识、心理辅导、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防范、民宿排查、犬只管理、应急救护等多个方面,累计举办培训120余场,惠及7000余人次,并成功预防了4起火灾事故。今年11月,当辖区万景峰一期发生火情时,网格员李雪梅及时获悉网格群内的居民反馈,联合其他网格员果断前往现场进行处置,有效避免了事态扩大和人员伤亡。
除了加强微网格员队伍建设外,西园街道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精细划分网格为基础,积极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街道在原有网格架构的基础上,采取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的形式,形成了“街道人员+社区人员+网格员”三员共治的一般网格架构。这一举措不仅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推动了一般网格、微网格、专属网格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治理。
“通过整合网格人员力量,丰富社区、网格在基层治理中可关联、可利用的资源,街道已突破传统‘各格各管’治理模式的壁垒,实现了基层治理末梢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的显著提升。”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园街道将持续推进‘三员一格、三网融合’微网实格基层治理行动方案的实施,让“微网格”释放治理“大能效”,为辖区居民、企业职工打造居住安心、就业顺心、环境称心的幸福美好家园。
文字:黄启恒
受访街道供图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