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12月31日,记者走访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多个老旧小区发现,平坦舒适的道路、整齐划一的车位、干净整洁的环境、美观实用的雨棚……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从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洁净美”。小区居民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休闲、聊天,处处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更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聚焦公共服务和人本关怀,陆续启动芳草街街道长信公寓、芳华街26号、玉南苑、沁芳苑等小区成片改造项目施工。截至目前,已实现6院、3街的综合提升。
小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惠及1127户居民
改造前广泛征集意愿
据了解,此次改造涉及的6个小区,分布于芳华街、芳华横街和芳草东街沿线,构成了“芳华玉林”单元的主体框架。这些小区均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21栋住宅楼,居住居民1127户,小区总建筑面积约8.77万平方米。在改造前,存在着道路破损、绿化荒废、停车位配比严重不足等各类老旧小区的“通病”。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也备受关注。为倾听居民声音、保障居民权益,自2022年起,成都高新区在小区陆续启动了居民意愿征集工作。
“在改造项目启动前,我们通过发放居民问卷、召开坝坝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充分征求居民和商户的意见。”改造项目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道,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还总结形成了改造内容集成、设计方案论证和施工组织商议等三个共商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改造后的长信公寓
综合实施四类改造
“面子”“里子”双双焕新
2024年2月,一场从里到外的翻新改造正式开始。此次改造,以打造“一轴三区、四街多点”的潮流艺术街区为目标,按照“片区、社区、街区、小区”统筹实施的原则,综合实施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四类改造工作。
改造过程中,通过拓宽小区大门6处、增设灭火器992个、安装智慧道闸7个、更换破损雨棚2400余个等方式,让居民住得更安心;实施拆除违建超300平方米、管网改造和雨污分流4119米等“里子”工程,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改造非机动车停车棚7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7个、提升小区绿地面积3486平方米,居民一直关心的停车、绿化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这些精心的改造举措,让老旧小区的品质得到了真正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宜居感、幸福度。
“面子”“里子”双双焕新,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赢得了居民的点赞和好评。“以前哪能想到,咱们这小区还能大变样。现在好了,小区环境不但变得这么漂亮,停车也更方便了,还有了凉亭供我们聊天、玩耍,生活质量和品质都提升了不少。”说起小区的新变化,长信公寓的居民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芳华横街
三分改,七分管,环境美了,管理也得跟上。为形成小区长效治理共管机制,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依托社区党建,按照院落为单位,成立6个居民自治组织,并引导党员骨干和具有专长的居民加入,构建起楼栋长责任制的网格自治体系。与此同时,社区还以本次改造为契机,推动自治组织(党组织)、居民、街区商户、建设单位组成“改造行动队”,推动小区居民管理公约完善,推动街区商户形成芳华街商家联盟。
老旧小区焕新,居民幸福“升级”。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坚持‘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的基础上,长信公寓等‘6院、3街’的成片综合改造实践探索形成了‘共管、共改、共商、共建、共营’的改造经验。未来,我们将在全区推广运用这一经验做法,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双提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文字:黄启恒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