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滢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1月10日下午,2024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广元大剧院举行。全省4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名单发布,来自成都高新区的马滢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耐心引导辅导
帮助困顿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我想和妈妈亲近一些,所以我尝试和她开玩笑,但妈妈总是不高兴,她不懂我们的‘梗’。”16岁的凤儿(化名)曾是一名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缺少父母陪伴。后来,她的妈妈回到了家中,但因早年的情感缺席,加上妈妈不擅长沟通,使得母女关系始终很紧张,凤儿因此沉迷网络游戏宣泄情绪,最终因心理压力过大向马滢求助。
马滢(右)帮助困顿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今年36岁的马滢是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教育负责人,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家庭教育专家,她通过服务热线年均接触800余位求助者,其中不乏因亲子关系紧张沉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
在与凤儿的交谈中,马滢引导她试着理解母亲,也同时把凤儿的想法和变化分享给母亲。在马滢的帮助下,凤儿和母亲互相增进理解、改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马滢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围绕未成年人展开的。7年来,她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帮助无数家庭走出因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带来的困顿。“这份工作不仅是简单的咨询辅导,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它需要、也值得你全心投入、用心付出。”
组建志愿者队伍
将经验送进更多家庭
未成年人出现网络沉迷等问题,往往因家长网络安全素养不足、亲子教育缺少合适的方法、家庭欠缺良好的亲子氛围等若干原因导致。“家长们不能总盯着孩子沉溺于网络这个行为本身,而忽略了这个行为背后各种各样的动机和需求。”马滢说。
事后干预的效果远不如事前预防有效。为推动健康网络环境建设,马滢经常走进社区、学校分享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与心理健康知识,努力让科学有效的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方式方法惠及更多家庭。
马滢走进学校分享心理健康知识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她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家长组建志愿者队伍,引导他们从受惠到施惠,从“淋雨”到“撑伞”,以切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将教育经验真正送进更多家庭。
在马滢的发起下,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汇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志愿者28万名。在线上,志愿者们通过平台为广大家庭答疑解惑;在线下,志愿者组建了35支核心志愿服务队,广泛传播未成年人健康用网知识,服务范围已覆盖8个省、29个城市,累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活动237场次,帮助家长们有效解决在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孩子们共创和谐美好的网络成长环境。
基于超过3000小时的网络安全公益辅导经历,马滢针对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防沉迷、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等研发定制配套课程,为广大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套网络保护模式收获反馈有效率达98%。
从缓解家长焦虑到促进亲子沟通,从接纳孩子感受到调整家庭氛围……根据工作中沉淀的真实亲子矛盾场景,马滢还牵头研发家庭教育AI咨询平台,教育内容涵盖网络管理、亲子沟通、亲子关系、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通过交互视频、任务打卡等轻量易学的模式,手把手地带着家长从学到做。这批公益教育工具在“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上线后广受欢迎,帮助了无数家庭走出教育困境。
“7年来,我通过与家长和孩子们的互动,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成长与变化。我为自己能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提供支持和指导感到自豪,今后,我将继续深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创造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贡献一份力量。”马滢说。
文字:袁也然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文明办提供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