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亮眼成绩单——1至12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7天,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区3个市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1716户排水管网完成升级改造,噪声投诉量实现“三连降”……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全年环保财政投入同比增长16%的强力支撑。
2月26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财政国资局获悉,全区开展多项创新举措,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方面,成都高新区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制定并落实生态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动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落地,导入前沿科技创新资源。同时深化环评改革试点,完成医院等四个行业环评“模块化”改革,建成全国首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模块化”自主填报系统。此外,成都高新区提升环境监管质效,建立企业主体、园区巡查、街办指导、部门督查四级管理机制,“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580余次,整改环境安全隐患40余处。
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成都高新区持续营造干净有序城市环境,通过打造铁像寺水街、合庆里2个美丽街区,以及肖家河兴蓉街等3个美丽街巷,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同时,成都高新区深化垃圾减量分类,全力推进肖家河、芳草街、中和(新川片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试点,投放设施占比超过85%,回收利用率达43%,建设110个大件垃圾投放点和7个集散点,解决大件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智慧治理能力,为成都高新区增强绿色发展再添新动能。”成都高新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文字:孔维睿
编辑:李艺萱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