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现场
短短几分钟,机器人“大厨”可迅速烹制出一道辣子鸡丁,机器人“咖啡师”可调制好一杯拉花咖啡,站上检测台,机器人“医生”立即知道你站立时的左右脚压力占比……3月19日,“开启大模型·遇见机器人”2025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活动除集中发布智能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以外,现场还设置了6大场景展区和1个互动区,20余项创新成果集中呈现AI技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多个大模型亮相发布会
多个大模型亮相,集中展示“智慧”场景应用
发布会现场,成都高新区企业带来的诸葛大模型、行者AI多模态大模型、银海闻语大模型、中科创达医疗大模型集中亮相。
其中,诸葛大模型是成都高新区与智谱联合打造的首个省级基座大模型,基于全自研 GLM 技术架构,深度融合了四川本地产业数据和政务需求,覆盖智能文旅、数字政务、AI教育、智慧民生等广泛领域。
行者AI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性融合自然语言理解、音乐风格迁移与跨模态创作能力,可作为一款多模态内容生成引擎,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实时完成从歌词创作、旋律适配到编曲合成的全过程。
银海闻语大模型可精准适配医疗医保、数字政务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场景需求,提供医药知识AI中台、电子病历智能体、政务服务智能体、养老照护智能管家及城市智能枢纽等民生服务,客户涵盖220多个城市政府用户及16万家医药机构。
中科创达的Rubik魔方大模型产品系列中,AI数字人+端侧智能套件,通过自主研发的3D渲染引擎、多模态感知技术及低功耗边缘计算模组,可实现在复杂环境实时渲染与精准同步。在当天活动展示中,数字人“小伊”负责担任现场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解当天各个场景展区的特色和亮点。
据悉,中科创达的Rubik魔方大模型除了以AI数字人形象提供讲解等服务以外,其应用场景还包括在智能座舱的语音助手、3D图形图像中得以应用。
展区现场
打造七大展区,看机器人“秀功夫”
当天,活动现场还打造了智体空间·AI运动场、愈见未来·AI生命舱、灵感共生·AI创想馆、栖居计划·AI生活实验室、无界智购·AI消费站、蜀智茶坊·AI人文馆、未来漫游·AI互动岛七个展区。20余项“成都高新造”创新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示,现场可以说是机器人亮出十八般武艺,各秀“功夫”。
人形机器人与参会者互动
在AI人文馆展区,具身科技的“天行者一号进化版”人形机器人首次公开展示。它不仅可和观众进行语音互动,还非常有礼貌地自主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其优秀智能的表现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摄影摄像。
“机器狗”成为全场焦点
“‘天行者一号进化版’采用了全自主研发的高紧凑一体化关节及高鲁棒性运动控制算法,具有出色的运动性能,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和环境的挑战。更令人自豪的是,其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均在成都本地制造,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具身科技工作人员程卿苗介绍说,未来“天行者一号进化版”将进入工厂或在物流等行业“上岗”,公司还计划在下月与一批本土企业围绕人形机器人的场景应用和开发签署合作协议。另外,具身科技此次还展示了“灵瞳机器狗”,这只“机器狗”不仅会抬手打招呼,还会翻跟头,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除了“秀肌肉”的“天行者一号进化版”外,越凡创新的运输机器人则在现场为大家“服务”。只见运输机器人忙碌穿梭于展馆内,凭借自主导航技术,模拟“川茶物流”配送场景,为嘉宾观众配送茶饮,让大家现场体验了一把“未来管家”的精准服务。
身披钢甲却心灵手巧,手术、家务都能行
别看机器人身披钢甲,但却心灵手巧,类似于“绣花”这样的精细活儿照样拿捏。在AI生命舱展区,成都博恩思手术机器人便让现场观众观摩并体验了微创手术的亚毫米级精准操作。这套手术机器人分为操作台和手术台,参与体验的观众在操作台上通过操作左右两只机械臂来完成牵拉等手术动作。
机器人“心灵手巧”
据悉,今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陶磊教授团队操控成都博恩思手术机器人系统,跨越5000公里,为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位患者精准实施喉部声门区肿瘤切除术,成功完成全球首例AI+智能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
由华西精创带来的具身智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具身智能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平衡功能训练系统等产品,则更多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深度感受智慧医疗为健康生活带来的便利。
智慧医疗为健康生活带来的便利
AI生活实验室展区则是科技与生活的链接。在这里,四川黑菠萝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炒菜机器人”短短数分钟便完成一道爆炒辣子鸡。四川锐角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新咖机器人”,只见其左右两手开弓,一杯难倒无数“手残党”的拉花咖啡便轻松完成。
文字:郑其
图片:梁磊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