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乱堆乱放的杂物不见了,道路变宽敞了,看着特别清爽。”近日,从外地回家的王女士看到小区周边街道的变化很是感慨。城市道路平坦整洁、绿地游园散落街区、便民设施日趋完善……这些变化让“面目如新”“生机盎然”“清朗开阔”成为中和街道的新名片。这场蜕变,源于2025年初成都启动的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
随着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的日益临近,成都高新区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城市环境提升与赛事筹备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精细化治理举措,让辖区面貌焕然一新,为这场世界级盛会营造出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
中和街道以“净优亮美”之姿迎接世运盛会
设施升级:
从“痛点”到“亮点”的蜕变
“现在走路、开车都舒服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颠簸。”提及府滨北路的变化,居民吴女士难掩喜悦。曾经,这条道路因常年车辆碾压,坑洼不平,加之电线私拉乱接形成“空中蜘蛛网”,既影响出行又存在安全隐患。
在成都高新区的统一部署下,中和街道对这类问题路段展开“微创治疗”:重新铺设地砖与沥青,修复破损路面;梳理杂乱线缆,消除安全隐患。如今,平整的路面、整齐的线缆让府滨北路旧貌焕新颜。
整治后的府滨北路
府滨北路的蜕变并非个例,府兴路、中和二街等50余条背街小巷也完成了类似改造。夜幕降临时,明亮别致的路灯照亮通畅的道路,光影交织间尽显城市灵动之美。同时,垃圾桶、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焕然一新,73处卫生死角得到整治,细节之处的变化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舒适。
绿化提质:
让城市“绿”意更浓
“小区旁边的新民路最近变绿了,还栽了花,漂亮多了!”家住新港国际花园小区的刘阿姨发现的变化,正是成都高新区绿化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
园林绿化扩面提质
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成都高新区在“净优亮美”行动中,通过“街头游园+微绿地”体系,推动园林绿化扩面提质。绿化工人播籽、植苗、修剪,让新草坪与三色角堇、鼠尾草等搭配出勃勃生机。梓州大道三角绿地、领馆广场、和谐广场等绿地公园,如翠珠般散落在辖区各处,让市民转角就能遇见“绿”意。
据统计,仅中和街道就累计提升小微绿地5处、街头游园4处,补植灌木约480平方米、麦冬约5600平方米,铺植草坪约1800平方米,增设花箱约150个,更新时令鲜花约1800平方米。这些数据背后,是晨练市民踏在平整步道上的稳健步伐,是孩子们在街角花园看到百子莲时的雀跃欢呼。
协同共治:
凝聚城市治理合力
傍晚的中和地铁口,20余个移动餐车在黄色框线内整齐排开,糖油果子、蛋烘糕的香气弥漫,却不见以往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的景象。这得益于成都高新区推行的临时便民疏导点模式。
中和地铁口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
此前,该区域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突出,衍生出诸多城市管理难题。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摊主意见,选定合适区域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并采取“专人值守+动态巡逻”机制,确保经营有序、环境整洁。“以前要‘躲猫猫’,现在有了固定点位,省心多了。”摊主王女士道出了众多经营者的心声。目前,中和街道已设置4处临时便民疏导点,吸引300余个摊主扎根经营。
“云报事”小程序
这种共治理念还延伸到了社区。府河社区的“红色合伙人+空间主理人”共治联盟中,退休党员、商户等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马路办公”,及时反馈城市问题。而“云报事”小程序更是让市民成为“指尖上的城市管家”,市民发现占道堆物、路面破损等问题,拍照上传后,工作人员便会及时“接单”处置。比如志愿者老李上报的100多条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如今,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的环境愈发整洁优美,成都世运会氛围日益浓厚。成都高投城市资源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城市治理就是要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幸福感与归属感。”他表示,在“净优亮美”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下,这里正以崭新姿态迎接成都世运会的到来,让市民游客和中外来宾在推窗见绿、举步闻香中,感受“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
文字:孔维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