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采油一厂持续上产的第三年。年初以来,该厂聚焦打造现代化采油厂新范式、老油田高效开发新范式、优良传统弘扬赋能新范式、基层党建融合创新新范式“四个新范式”,全面推进“13631”工作部署,围绕“精细、效益、效率”工作主线,全面打响了夺油上产攻坚战,上半年原油产量高于计划指标,各项数据持续向好,为顺利完成全年654万吨产量任务添足底气。
两驱持续发力,稳固产量“基本盘”。该厂水驱加速成熟技术系统集成应用,持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研用力度,不断完善注采关系,深入推进注水调整、措施挖潜、层系优化。截至6月底,水驱自然递减率、年综合含水率全部低于计划线运行。
在三采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强化分级分类对标提升,重点挖掘阶段对标二类、三类区块潜力,通过构建“大分析”模式,持续强化网格化管理,最大程度将优质储量转化为实际产量,上半年,三采开发指标实现“双优双超”,不断稳固老油田产量“基本盘”。
聚焦重点工程,夯实稳产“压舱石”。作为集团公司“压舱石工程”示范项目,该厂南一区西部开发在持续深化“5×3”运行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分区域边钻井、边基建、边投产与生态治理同步的一体化运行,提前1年完成了2446口油水井投产任务。
为了高效利用储量资源和新建产能井,该厂构建了“三重”层系井网优化技术,重建“萨、葡、高”3套油层、7套井网、7套层系的整体开发模式。在井网重组后,通过应用“四精”精细油藏描述、“三优”水驱控水提效、“三化”三采提质增效、“三控”套损综合防治4项开发调整支撑技术,以最优化的技术组合构建南一区西部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在管理和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南一区西部提前1年实现了上产100万吨目标,产能贡献率创油田历史最高水平。
着眼未来发展,打造资源“增长极”。通过全面摸排增储潜力,优化评估单元,细化增储能力,上半年,该厂SEC新增石油证实储量完成全年指标80%以上。
在新能源赛道,坚持“四高”标准,全面实施新能源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并网发电、运维管控“四位一体”运行,于1月7日顺利投产萨中西区微光伏项目,实现了该厂新能源业务从“0”到“1”关键性突破。
与此同时,该厂全面总结萨中西区微光伏项目运维、管理经验,积极推进其它光伏、风电、余热利用新能源项目,力争闯出新能源开发新道路,积极打造出符合采油厂特点的新能源开发建设管理的“一厂模式”。
来源 大庆油田报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彭勃
审核 党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