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使命所需,千万懈怠不得!”
“这是形象所系,千万随意不得!”
“这是根本所在,千万马虎不得!”
在油田实施“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座谈交流会上,构建“红色网格”治理模式被定义为具有重构意义的系统性工程。使命所需、形象所系、根本所在,“红色网格”治理已成为油田上下必须抓好、干成的大事要事。纵观整场会议,油田主要领导最为关注、反复强调的是“突破”。
党的二十大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此为指导,“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今年4月份以来,油田党委又相继提出“四个红色”体系架构、“五个属性”内涵要义、“五字”关键功能,持续丰富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在具体实践、路径探索中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会上,18家油气生产单位和8个专班责任部门(单位)将推行“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的实践成果细化总结,提炼出各自的“干货”:采油一厂提出了“网格员-单元长-网格长-信息员-管理员”的运行流程,采油三厂建立了“收集、建立、派遣、处理、反馈、验收、评价”的闭环流程,采油四厂形成了“三横六纵”的治理矩阵……在研讨交流中,与会人员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借鉴启发、相互促进提升,形成了更广泛的思想共识。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现在看,推行‘红色网格’治理模式迈出了非常不容易的一大步,但同时也预示着进入了‘船行中游’的关键节点,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打通瓶颈,持续深化。”
为什么这样讲?
“‘红色网格’治理的实质,是在划小单元中使管理更加聚焦、透明、可控,在上下左右贯通中实现责任锁定、显化、受控。”会上,油田主要领导将“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形象比喻为“盖房子”:“底座”代表生产岗位、井组、班站和作业区,“立柱”代表宣教、生产、安全、稳定、治安、健康等专业系统。“立柱”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且相互不连通,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就是让房子更为稳固、相互连通的“拉筋”,形成这种“专业化叠加、一体化管理”的格局就是“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的目的。
从大势看,“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事关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事关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新时代岗位责任制落地落实,必须当成政治工程、举旗工程、升级工程来抓。从具象看,网格划分、管理流程、系统联动、网格员配置、考核管理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进一步细化,开出“因企施策、因地制宜”的良方。
客观审视,尽管目前“红色网格”治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但要打造党建引领国有企业基层治理的大庆油田样板,仍有很远的路要走,要不断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再总结、再检视、再研究。
没有不可攀越的高峰,也没有不可跨越的大海。
关键在人,重点在责任落实。“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决不能浮在上面,搞任务“自由落体”,等着听汇报、要结果,必须把稳大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亲力亲为破难题,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数智党建平台是“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的承载。要围绕各企业核心业务,深度挖掘、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的应用,加快数字化运营探索,不断完善优化平台功能。
要将“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当成“民心工程”来抓。“房子建起来”后,只有人住进去,才知道舒不舒服。必须倾听员工意见心声,充分考虑问题诉求,发动全员共谋共建,使管理离问题更“近”、操作更“顺”、反应更“快”、干群更“合”。
如果说,“工业学大庆”是大庆油田曾经的辉煌顶点,那么,承担起新时代“工业学大庆”的历史使命便是全体大庆石油人的责任所在。每一个单位都必须全力以赴,每一名大庆石油人都要挺身而出,闯出新路、搏出未来,真正干出党政融合、管理创新、数字赋能、治理现代的新模式。
这是大事要事,必须坚定不移干下去。
来源 大庆油田报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彭勃
审核 党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