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交出优异“答卷”
又到一年“放榜时”。
刚刚走过的2023年,大庆油田盈车嘉穗,继续保持“油稳气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累产25亿吨的基础上再攀新台阶,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优异“答卷”。
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油田各系统、各单位一笔一划地精准作答。一年来,他们全面落实油田抓好“三件大事”战略部署,锚定“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统筹实施“551”精准开发策略,扎实开展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油田开发指标持续向好,管理水平再创新高,提质增效工作见到显著成效。
作为原油稳产“大户”,长垣各家单位主动担当作为,始终坚持把“精准”贯穿油田开发全过程,加强水驱综合挖潜,推进三采优化提效,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主要开发指标均好于计划,以不同程度的超产,兑现了年初的铮铮誓言。
新的一年,困难不会减少,挑战仍在继续。收起“成绩单”,拿好“新课表”,油田各单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步伐,大踏步向着既定目标全速奋进!
(执笔 张晓峰)
采油一厂指标精优实现油气“双超”
本报讯(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吕泽文)2023年,采油一厂以油气“双超”和主要开发指标各个精优的优异成绩,再次诠释了主力大厂的责任和担当。
精准两驱调整,开发效果持续提升。在水驱开发上,采油一厂融合大数据分析决策和智能分注技术,构建智能化分析技术体系,实现水驱调整由“人工”向“智能”转变,整体开发形势持续向好;化学驱突出升级管控,针对不同阶段开发矛盾,建立相应的跟踪调整方法及技术界限,全年两驱共实施调整9387井次,4个区块实现分类对标提档升级,在总体动用储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年产油量实现4连升。
靠实生产组织,运行效率大幅提高。采油一厂以南一区“压舱石工程”为引领,实施生产、保障、安全、基础“四位一体”运行,专班推进注入水质量三年提升工程,持续加大“轮循检调+六定”应用力度,依托平台数字技术,探索形成“一部三班四化”集约管理新模式,油水井时率提升至99%。他们在南一区西部区块应用“三重”层系井网核心技术及立体化设计思维,实现储量资源和井网资源有效利用,全年产油量高于规划安排13万吨。
强化精细挖潜,措施效能充分释放。采油一厂持续深化大小修一体化运行,强化长关井综合治理,深挖接液提捞井潜力,加强井况异常井处理,总井利用率上升4.6个百分点。同时,针对不同井组潜力类型,综合考虑注采关系,精准判断提液时机,发展应用加大砂量、连续油管等压裂技术,并围绕大修、压裂、补孔等106项工序,实施全覆盖一体化监督机制,施工质量全程受控,水驱全年完成压裂、换泵350井次,年增油11.1万吨。
采油二厂水驱措施增油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水平
本报讯(记者 宋美娜 特约记者 赵聆言 谢牧天)2023年,采油二厂油气产量保持稳定,开发指标持续向好,其中,水驱措施年增油13.4万吨,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水平。
牢牢把握原油稳产中心任务,充分释放管理效能。采油二厂将夺油会战主线贯穿全年,围绕产量目标先后开展三轮次夺油抢产“百日会战”,制订下发《夺油抢产产量承包工作方案》,厂主要负责人带头下沉到各作业区、技术单位,直插一线井站,逐井分析排查,逐项落实对策,实现全厂89个注采班组、582口高产井包保全覆盖。同时,推行专班管理模式,先后成立水驱注水、油水井大修、产能建设等9大专班,厂领导牵头抓总、负责部门具体推动,高效推进夺油抢产各项工作。
深挖原油稳产潜力,逐点逐项靠实上产举措。采油二厂聚焦油水井利用率和时率,坚持“一井一策一案”,狠抓治理措施落实,油水井时率保持在97%以上;聚焦措施质效,优化方案设计,强化跟踪管理,两驱实施压裂、补孔2674口井;聚焦水驱注水规模提升,提前两个月实施综合调整方案,年注水量同比增加37万立方米;聚焦化学驱注入质量提升,依托“注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54项指标集中监控、注入问题及时办结;聚焦产能建设,按照一体化建产模式,抢前完成试验区块补孔挖潜和新区块部分钻建工作。
扎实推进南充流转区块开发建设,打造增气上产新高地。这个厂成立南充新区建设专班,建立完善规章制度47项,统筹推动南充新区高质量发展。同时,他们还聚焦“三高”开采、气田开发新领域,与采油工艺研究院联合攻关速度管柱+天然气气举工艺,成功复产水淹井龙岗022-H2井,初期日产气5.5万立方米,超额完成天然气产量任务。
采油三厂三次采油始终“高段位”运行
本报讯(记者 伊丽娜 通讯员 田斌)作为油田重要的三次采油基地,采油三厂逐步形成了聚合物驱综合提效和弱碱三元驱配套调整技术,产量规模连续17年保持在180万吨以上。
靶向施治,促进质效双提。针对首个上返区块初期效果达不到方案设计要求的实际情况,采油三厂通过开展“分区分类、一井一策”治理、封堵失效治理、建立分阶段压力系统调控界限等一系列靶向施治措施,共实施各类方案调整921井次。同时,他们将区块对标评价逐步由三类区块升级到一类区块,总结形成了“匹配体系、个性设计、规模分注、适时调剖、严格封窜、梯次压裂、及时调整”的聚驱综合调整模式,阶段提高采收率较数模高0.77个百分点,累计节约干粉677吨。
常规挖潜,实现“弯道强超车”。后续水驱液量高、综合含水高、低效无效循环严重,新型驱替剂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仍处在试验攻关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三采动态开发人员坚持三驱并重开发理念,开展“停、控、提、治、挖”常规措施调整,见到明显控水稳油效果。他们按照“停层不停井、停井不停站、停站不停区”的原则,优化实施停注聚;对低效无效循环井层,控制注入强度;对低压低含水井层,提高注入强度;对注采不完善井区,强化长关井治理;对低含水薄差层,优化措施挖潜。2023年,实施各类方案调整1168井次,区块年产油量较计划超0.5万吨。
全面“进攻”,刷新提高采收率“进度条”。针对开发后期剖面反转、薄差层动用差、平面差异大等问题,技术人员从夯基础、控含水、提动用、挖潜力、提效果等方面,全面开启三元驱深度挖潜。他们突出挖掘低含水井区潜力,有效延长三元副段塞;突出方案调整控含水,优化细分、调整1930井次,吸入厚度比例增加12.1个百分点;突出挖掘薄差层接替潜力,实施注采措施调整130井次。目前,6个三元工业化区块采收率较数模预测高出2.97个百分点。
采油四厂精准施策超额完成油气生产任务
本报讯(记者 焦丹 通讯员 王雨)2023年,采油四厂以稳定地下形势为前提,聚焦高质量稳产、高水平开发、高标准管理,大力实施综合挖潜,实现油气“双超产”。
推进水驱精准挖潜控递减。采油四厂聚焦层位跨度大、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持续推进层系井网优化部署,建立两类调整模式,通过快节奏、高效率组织投产及配套调整,实现杏一区东部“当年建产、当年调整”目标,共部署新井189口,计产时间增加两个月,产量贡献4.16万吨;坚持精准定位治理井区、多级联动保障施工,恢复长关油水井312口,年贡献产油1.29万吨、恢复注水90万立方米;坚持在措施增油提效上高效推进,建立“五新”措施挖潜做法,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压裂初期日增油达到4.6吨,同比增长25%,措施年增油达到9.27万吨,全年水驱产量占比62.1%。
推进三采优化调整提效率。采油四厂围绕“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核心,推广新型抗盐聚合物驱油体系,深入研究抗盐聚驱规律,做到注采压力系统调整到位、参数设计与油层匹配到位、因井施策与精准调控到位、分类与整体对标协同到位,抗盐聚驱超产0.9万吨;实施“三个打破”措施调整对策,实现薄差油层化学驱稳定注采、均衡动用、高效开发,措施比例减少12.3个百分点,有效期增加53天;优化薄差层配产配注及注入参数设计,提高参数匹配率,充分发挥薄差层作用,油层动用比例提高11.9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这个厂三采年产量保持在百万吨以上,产量“硬支撑”作用愈加强劲。
与此同时,采油四厂还立足扶余油层开发区效果,以杏69-1井区为重点,及时调整开发方式,实现长垣老区首个大平台模式的致密油“弹性蓄能+渗析增能”开发,全年扶余油层产油7万吨,连年产量箭头向上。
采油五厂真抓实干交出喜人“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 王玉 通讯员 邹欣欣)2023年,采油五厂坚持向精准开发要产量、向抢投新井要产量、向技术攻关要产量、向提升管理要产量,抢抓原油生产主动权,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在精准油田开发上,采油五厂牢牢抓住水驱“压舱石”,坚持“以15个月的组织确保12个月产量”,自去年9月份起组织开展地下大调查,持续优化注水结构调整,深入挖掘未措施井潜力,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强化三次采油“硬支撑”,围绕开发全过程,通过深化地质认识、优化方案设计、细化跟踪调整、强化生产管控,逐步形成了适合采油五厂的聚驱提效做法,实现聚驱开发效率、效益双提升。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扶余油层全生命周期开发技术,成立基础地质研究组、排采建产管理组、措施提效攻关组、机采提效攻关组,联动推进一体化管理部署,推动难采储量规模动用、效益开发。
在加快产能建设上,采油五厂推行一体化优化和效益建产模式,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油藏、采油、地面方案编制,加快安评环评、土地征用工作节奏,紧密衔接,缩短前期周期;超前预判钻井、完井、施工等各节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遗留区块提前15天完成投产,主力区块提前50天完成投产,后续区块当年建成投产,产能贡献率达到36.4%,为完成原油生产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有效开发目标,采油五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五个深化”推进难采储层高效动用。针对扶余油层老区低产低效井比例大的现状,紧抓采出井能量不足的主要矛盾,在5口井上探索应用化学复合减氧空气技术,全年实现增油2360吨;在4口井上应用纳米乳液去油技术,一年来实现增油1694吨,为原油上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采油六厂稳扎稳打答好年终“考卷”
本报讯(记者 王蓓萨 通讯员 孙佳琛)2023年,采油六厂面对严峻的产量形势,立足全年任务目标,找准潜力优势,抓实抓细各项部署,精准高效组织生产,油田开发保持良好态势,圆满完成油气生产和天然气调峰保供任务。
为了持续稳固产量“基本盘”,采油六厂以专班为依托,深入推进两驱精准开发。水驱充分发挥结构界面识别技术隔层“找得准”、长胶筒封堵工艺“卡得严”的优势,实施层内、层段细分调整331井次,通过油藏工程和采油工艺一体化方案设计和“双总师”审核模式,逐步提高措施匹配性;聚驱开发突出全过程跟踪调控、全周期精准管理,及时采取分层提控调整、注聚参数优化及差层压裂改造等举措,不断完善喇嘛甸油田配注一体化模式,实施控制系统优化、超标节点治理等举措3300余项次,实现“保量、保浓、保粘”精准注入。
采油六厂聚焦“双特高”老油田资源接替、产量递减、效益提升等核心问题,进一步梳理技术需求,优化攻关布局,大力开展乳液聚合物驱现场试验,探索新型驱油体系,见效井比例达100%,综合含水下降8.2个百分点。同时,结合区块特点,全力打造机采提效示范区,着力探索老油田降低检泵率、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今年,指导措施应用3000余井次,创效1000余万元。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油田提高治理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油六厂顺应形势,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建设原则,提前完成第二作业区数字化示范区建设,开发系统全生命周期自检程序,全面梳理4大系统、6类站库、145套工艺流程,创建多系统、多站库、多类型的中型站库技术模板,优化员工巡检内容和工作流程,精准指导现场生产,确保控制系统长效运行。
采油一厂2023年开发指标完成情况
采油二厂历年水驱措施增油情况(万吨)
采油三厂历年三采产量(万吨)
采油四厂2023年产量构成图
采油五厂2023年开发指标完成情况
采油六厂2023年开发指标完成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