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孙超 王彦辉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万家团圆之时,多数单位处于放假状态,是油田生产治安相对薄弱的时候。为此,油田保卫系统精心织起三张“大网”,全力保障春节期间油田治安稳定、油气生产平稳运行。
支好“天罗” 原油运不出
1月29日清晨,虽然气温已达到零下24摄氏度,但是大庆油田特警支队门前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开始——”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数百名油田保卫队员兵分数路,奔向全市重点原油外运通道的“战斗位”,在守护油田春节治安的同时,也拉开了大庆油田“灭鼠-2024”保油护产系列战役“卡口封控”行动的大幕。
在大庆公安油田保卫联合指挥中心,公安民警和油田保卫队员24小时值守,对进出城区的各个交通要道进行监控,针对预警可疑车辆,立即通知把守在前方卡口的执勤人员进行布控、查验、封锁,在震慑犯罪分子的同时,确保被盗原油运不出。
遍布“地网” 原油盗不走
在采油二厂保卫大队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刚刚建成的数字化智能监测报警系统,辖区内各个角落的情况近在眼前。1月5日22时,野外巡逻七班值班干部通过“天眼”系统,发现第一作业区注采2-16班南2-丁40-P244井上有人盗油,立即组织两台巡逻车赶赴现场,很快就将两名“油耗子”抓获。
油田数字化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的逐步建立健全,改变了打击涉油犯罪的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四下撒网、全面巡逻到人防、技防同步,打击更加精准高效,实现了“全时全方位监控,发现必打击,打击必擒获”,绝不让一个犯罪嫌疑人逃之夭夭。遍布油田的“天眼”系统,犹如一张张“地网”,护佑着每一口油井。
收紧“红网” 原油颗粒归仓
“你好,我是保卫大队巡逻八班,我们在巡逻时发现南4-20-629井套管阀门被关,请速派人恢复生产。”1月30日深夜,采油二厂保卫大队的野外巡逻人员发现生产问题,第一时间向作业区调度汇报,红色网格的作用正在悄悄显现。
如今,油田保卫红色网格已经与治安综治、安全环保等“多网合一”,通过定岗位、定辖区、定责任,把保卫员岗位、辖区治安管理责任等全部纳入网格,形成了权责明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保卫格局,进一步压紧、靠实岗位责任。同时,他们还采取“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实现涉油违法案件“一键上报”,打击整治“一键下传”,确保治安案件精准研判、精准打击、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