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道路上的配电房拆除以后,这里上下学时间也不堵了,10分钟就能接送完孩子。”近日,在区实验小学坂湖校区门口,学生家长陈先生笑着说,原先这里马路中央有一个70多平方米的配电房,占据了大半的马路通道,经常造成交通拥堵不堪,后来有群众向区人大代表宋建华反映了这个现象。在宋建华和有关部门多方协调后,2022年9月,这个困扰学生家长的配电房被成功拆除,不少学生家长拍手称快。
作为华舍街道华墟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宋建华一直坚持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从10多年前的毛遂自荐到现在每次换届的满票当选,宋建华硬是凭借着自己勤奋肯干、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认可。在他的带领下,以前脏乱差、办事难的华墟从一个“问题村”转变成了现在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任区人大代表的7年时间里,宋建华积极履职尽责、提好建议。任职期间,他提出大大小小建议意见30多条,涵盖了民生实事、文化教育、交通安全、卫生医疗、社区治理等老百姓关心的各个方面:“五水共治”的号角吹响了,他以“河长”的身份坚持每日巡河,创新“隔油池”使全村90%以上区域的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处理排放;社区里的老年群体反映乘坐公交车不能直达医院,他想方设法作沟通,帮助大家解决“最后一里地”的距离……
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情服务群众。“其实在我心里,‘人大代表’这个称号就是一种责任,因为我们身负着老百姓的信任。”宋建华说,百姓事无小事,只要是群众和他反映的合理诉求,他都会认真倾听,并做好调研工作。区“两会”召开之际,他早早就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根据群众反映的事情及时将代表建议准备就绪,做好群众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当好民情民意的“代言人”。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