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截至5月20日,累计保障运输起降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79.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2%、9.5%。尤其在清明、五一假期,旅客吞吐量分别达12.47万人次、25.7万人次,同比增幅15.87%和6.34%。这座陇原大地的空中门户,用短短两个月时间交出了一份不俗答卷。在这亮眼数据背后,则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发展。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兰州=昆明=吉隆坡国际航线
规模跃升 提升枢纽能级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不仅是机场面积的拓展,更是运输能级、科技含量与服务质量的跃升。数据显示,T3航站楼投运后,机场的航空枢纽作用逐步凸显,“经兰飞·如意行”中转服务吸引了大量旅客,周边市州旅客占比大幅提升。这一变化,让旅客的出行选择更加丰富多样。“早上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到兰州吃牛肉面,晚上就能抵达乌鲁木齐看日落。”经常出差的王先生对于兰州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称赞有加。
围绕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总体思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巩固完善“骨干网、通道网、干支网、大众网”四大基础网络,推动航空市场高质量发展。三期投运以来,新增、恢复了奇台、莎车、博乐、舟山、十堰、克拉玛依、库车、绵阳、南通、赣州、满洲里等众多航点;加密了上海、乌鲁木齐、成都、南京、海口、重庆、哈尔滨、呼和浩特、敦煌、桂林、扬州、拉萨等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班;开通了乌鲁木齐、喀什、伊宁、阿克苏、和田、库尔勒、石河子、阿勒泰、哈密等14个航点,经兰进疆航线达35条。在国际及地区航班方面,机场加快复航及开航工作,开通了大阪、名古屋、新加坡、芽庄、曼谷、万象、普吉、香港、吉隆坡等航点,为甘肃的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以及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便捷的空中桥梁。
与此同时,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持续发挥省会航空枢纽的作用,通过加密省内航线网络和优化内网运营,强化省内“干支联动”,不断提升区域航空通达性及服务效能,为全省“强省会”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空铁陆”便捷换乘/蒋文艳
依托综合交通中心“空铁陆”“零换乘”优势,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已逐步从单一运输枢纽转变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流量引擎”。目前,中川机场东站城际铁路日均发车频次增加至44列(含6列高峰线),兰州(兰州西)至中川机场城际列车平均22分钟一趟,基本上实现了公交化运行,以机场为核心的“1小时都市圈”正加速成型。为了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围绕铁路“安检互认”的“软服务”,从 5月5日至6月30日期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还推出了“经兰飞·空铁联运”联票优惠活动。
乘机前往北京的天水旅客裴先生一家就切身体验到了这一优惠带来的便利:“现在我们天水人坐飞机更方便了,从天水南站出发,2个小时就以到中川机场东站,而且还能节省200多元的车费,比辗转其他机场更省时、省心、省钱!”武威旅客赵女士也表示:“兰张三四线直达中川机场,到站即登机,出行真的太方便了!”
科技跃升 驱动效率升级
近日,2025年4月全国千万级机场始发航班近机位靠桥率统计结果出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100%的靠桥率位居榜首,成为当月国内航班保障效率最高的枢纽机场之一。而在这背后,是机场硬件、运行保障、旅客服务以及货运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升级。
全自动驾驶登机桥/曹昱
近机位靠桥率是衡量机场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近机位占比越高,旅客通过廊桥上下飞机的便利性就越高,机场的整体运行效率也就越出色。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靠桥率同比增长49.06%,环比增长33.38%,与部分因机位紧张而频繁使用摆渡车的繁忙枢纽机场相比,兰州机场凭借“硬核升级”,为旅客打造了“一步登机”的无缝体验,旅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设计优化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采用独特的“主楼+四条指廊”结构,不仅将飞机在站坪的滑行路径缩短至1.2公里,显著提高了运行效率,而且在同等用地条件下,极大地提升了航班靠桥率,近机位占比达78.7%,使兰州机场成为国内单体航站楼提供登机桥最多的机场之一。同时,机场还设置了国际、国内可转换机位,巧妙地实现更多的近机位、更短的站坪滑行距离以及更顺畅的空侧交通体系,为机场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效联动提升地面保障协同效率
在运行保障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过引入A-CDM系统,有效联动各保障要素与保障单元,实现了保障流程和节点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引入AI智能分配算法,有力提升了地面保障协同效率。两个月以来,机场日均航班起降达到330架次,单日最高保障航班起降389架次,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达92.98%,航空器靠桥率达99.61%,机场运行效率提质升级,旅客乘机体验极大提升。
在旅客服务方面,在甘肃民航“乘心如意”服务品牌矩阵与智能化、智慧化服务设施的协同赋能下,旅客服务全流程便利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航站楼内,自助值机与自助行李托运一站式整合,旅客无需在不同区域来回奔波,极大缩短了值机办理时间;安检通道配备毫米波设备,采用旅客安检集中自助验证模式,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重提升,安检排队时间减少40%以上;“刷脸登机”让旅客无需繁琐的手续,即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身份验证;“机器人小兰”“行李机器人”“智慧航站导航系统”等智能化服务设施,提供了“AI心”陪伴,让旅客的出行不仅有温度,而且更加从容。
在货运方面,启用春秋航空新货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升级,电子运单的应用使货物流转效率提升了30%、操作周期压缩超过50%,有力推动了行业的低碳智能转型,同时,与顺丰速运共同打造的智慧行李服务中心实现了无人化操作,1分钟内即可完成行李标准化处理。此外,机场还将构建空陆联运智慧物流网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跃升 彰显人文关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的投运,不仅仅是硬件的全面升级,更是一场服务模式的智慧化跃迁与人文关怀的深度彰显。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旅客行李服务为切入点,将“以心换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机场服务保障的全链条,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心心箱印”服务品牌。通过标识贴实现了行李分类的规范化管理,配套推出“箱体美容”“易碎品警示”“行李追踪”“箱伴无忧”等12项子服务,犹如一套贴心的“服务组合拳”,有效解决了旅客在出行过程中对行李的种种担忧,让旅客能够更加安心地踏上旅程。
随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的投用,一系列新技术的全面加持让“心心箱印”服务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三维全景行李系统、行李筐拆垛系统、带阻尼器的新型滑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行李的运输和处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保障。而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更是实现了印章图案与行李信息的智能关联,真正实现了对每一位“无声旅客”的全流程呵护,让“心心箱印”服务品牌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有深度。
“心心箱印”化解旅客揪心问题/蒋文艳
小小行李箱,蕴藏大文章。在值机环节,机场工作人员就像一群细心的“守护者”,会主动为老旧行李箱捆绑加固带,并根据行李磨损的风险等级,粘贴不同颜色的分级标识;在“易碎品专属通道”,工作人员采用防震包装并标注开箱优先提示;在T3行李分拣大厅,传送带上无数即将配送至各个出港航班的行李有序滑落至各分拣单元,带阻尼器的新型滑槽增加了无动力滚筒、阻尼滚筒、过渡板、容量检测装置及报警提醒等装置,大大降低了行李下滑至末端的速度。
走进行李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三维全景行李系统对行李精准追踪与定位,行李有无遗漏、是否滞留传送带,在这里一览无余,不仅提升了行李转运、补印标签的效率,而且极大提升了行李处理的可靠性。
“心心箱印”呵护旅客行李运输/曹昱
机坪上,监装监卸员、搬运员将行李轻拿轻放装入飞机货舱,整个过程规范有序。机场地勤保障部监装监卸室副经理鲁艳说:“行李就是旅客,守护好它们,就是对旅客每一次美好出行的守护。”
让每一件行李都成为传递温情的载体,每一次出行都能感受时代的进步。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的投运,不仅是跑道的延伸、航站楼的扩建,更是规模的量级增长、效率的硬核升级、服务的智慧化跃迁、人文关怀的深度彰显。这座丝路空港正以凌云之志,托举起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文/张剑利 王琳
初审:王艳云
复审:刘孟宇
终审:徐延海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