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燕掠过祁连山脉,为古老的河西大地架起空中通衢,“坐着飞机游陇原”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暑期以来,随着兰州=金昌=嘉峪关、兰州=张掖=敦煌两条省内串飞航线的稳定运营,甘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前往敦煌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以“内网活”为核心思路,加快构建“快进慢游”航空旅游网络,为甘肃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的跨越,注入了强劲动能。
崭新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张博 摄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甘肃文旅资源得天独厚——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文旅景点浩如烟海。但受地形狭长、景区分散影响,“旅长游短”长期制约着甘肃旅游发展。
破解难题的关键在“通”。为搭建省内高效衔接的支支、干支航空网络,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早谋早动,先后走访华夏航空、成都航空、江西航空等多家具备支线运营资质的航司,结合大数据深挖市场潜力,从航线编排、客源预测、机型选用、收益评估等关键环节逐一攻坚,最终与华夏航空达成合作。
借政策东风,促规划落地。通过积极协调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争取政策,对接民航局争取时刻与航权支持,保障串飞航线需求。今年3月30日、5月16日,兰州=金昌=嘉峪关、兰州=张掖=敦煌两条串飞航线先后启航,每日1班的频次,有效拉近了省会兰州与河西四郡的时空距离,让“如意甘肃”的壮美与厚重被更多人看见。
敦煌莫高窟景区内旅客观看文艺表演。谢伟 摄
航线开通至今,两组数据印证了“空中丝路”的活力:兰州=金昌=嘉峪关航线累计运输起降914架次,旅客吞吐量4.62万人次;兰州=张掖=敦煌航线累计起降605架次,旅客吞吐量3.83万人次。
张掖机场工作人员穿着裕固族服装迎接旅客。王将 摄
这份热度的背后,是“省时省力”的核心体验。“从兰州飞张掖只要1小时,比自驾省5小时,还免机建费!”浙江游客吴先生一家的感慨道出了心声——乘串飞航班,1小时可达金昌探秘骊靬古城,再1小时抵嘉峪关登“天下第一雄关”;或从兰州飞张掖看七彩丹霞,续程至敦煌与莫高窟壁画对话。“一天游两城、三日逛四郡”从梦想变为现实。
便捷不仅惠及游客,更提升了商务效率。“以前出差去嘉峪关,开车5小时、火车近4小时,现在飞机1小时就到。”经常往返金昌与嘉峪关的王先生说。数据显示,串飞航线已为兰州机场带来2.78万余人次客流,为金昌、张掖、嘉峪关、敦煌机场分别带来1.87万、1.66万、1.12万、1.02万人次的客流增量,“选串飞、游陇原”成共识。
2025年3月30日,兰州=金昌=嘉峪关航班落地。王小龙 摄
让航线“活起来”,更要让旅客“游起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打出市场营销“组合拳”,大力推出省内支线经兰州“空空、空地、空铁”中转联运产品,两条串飞航线客座率从开航初期的60%提升至75%以上,让乘机出行成为群众交通出行的优先选择。
依托集团所属民航国际旅行社优势,精心打造六大核心产品——“机票+酒店”特惠套餐让家庭式出游省心省钱;系列研学产品带领青少年触摸丝路文明;省内一地深度游满足小众个性化探索需求;陇上串飞经典游串联起河西旅游景区精华;VIP小包团为旅客提供定制服务;串飞航线次卡和月卡则更贴合高频出行人群,全方位覆盖不同需求。“快进”之后的“慢游”,让游客深度体验甘肃之美。
同时,通过推动省内各支线机场与兰州机场骨干航线的高效衔接,力促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为全国“干支通、全网联”试点机场。联合航空公司推出通程航班,实现“一次购买、一次值机、一票到底、一次安检、行李直挂”,让每个支线机场当日通达城市扩至两位数:张掖游客经兰州直达南京,金昌旅客从兰州中转飞重庆…… 支线与干线联动,让“空中丝路”通得更顺、联得更广。
嘉峪关酒泉机场全力保障暑运出行高峰。王小龙 摄
交旅融合,串起的是陇原大地的文旅瑰宝;航线织网,激活的是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
串飞航线的通达,使河西四郡的文旅资源从“孤立景点”变为“联动线路”,与甘肃文旅部门推出的河西走廊石窟艺术长廊、长城边塞廊道等3条国家级主题游径形成合力。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为重点,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持续优化支线与兰州干支航班结构,辐射带动金昌、嘉峪关、张掖、敦煌等多地联动,区域协同的“空中血脉”愈发畅通。
航线织网,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王琳 摄
航线带来的“流量”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增量”。数据显示,河西地区跨市旅游订单持续攀升。纷至沓来的游客,既是旅游消费者,也是文化传播者与产业推动者。金昌的有色金属、张掖的高原夏菜通过航空物流加速外销;敦煌的文创产品借便捷交通拓展市场;沿线周边的餐饮、住宿、租车等产业同步升温,带动就业岗位增加。
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甘肃的深入实施,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将持续构建“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立体航网。今年10月将开通陇东、南串联河西的长航距串飞航线,实现省内支支、干支机场互通互达。力争在未来3年,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1-2小时航空辐射圈”,不仅覆盖省内串飞,更将延伸至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西北地区,形成“以通补支、以支强干、以干促畅、通达世界”的全省民用航空、通用航空互补互通的航线网络架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更多民航力量。
记者:刘孟宇 王琳
初审:王艳云
复审:刘孟宇
终审:徐延海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