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引擎 激活发展动能——党建引领赋能集团飞机维修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甘肃民航 2025-10-10 17:37:09 浏览量: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近年来,集团飞机维修分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定星盘”和“压舱石”,将党建引领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各环节,积极打造“红色引擎”,立足持续赋能,提升全员攻坚克难的本领,推动飞机维修工作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举旗定向:坚持党的领导,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飞机维修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更是确保飞机维修工作政治方向不偏、安全底线不破的根本保证。

打牢一个基础。公司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全员深刻理解“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将确保绝对安全作为最高的政治责任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飞行安全、推动维修发展的实际行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读书班5期,交流发言5人次,讲专题党课7次,开展警示教育2次,建立领导班子问题清单3个、查摆问题7条;建立集中整治台账2个,查摆突出问题5条,持续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夯实一个根基。公司党委持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确保党组织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上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制定公司党委抓党建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做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定期听取安全工作报告,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维修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执行始终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建强一个堡垒。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维修班组、生产一线等特点,优化党支部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一线业务骨干中选优配强支委班子,全面实现各党支部书记与生产一线部门负责人“一肩挑”,使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聚力打造又红又专的高素质飞机维修队伍,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出优秀党员”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党员“双培养”工程,2025年新发展党员6名,组织活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创建活动,使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成为常态,让每个支部都成为了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都成为了一面闪光的旗帜。

精耕细作:聚焦主责主业,严守飞机维修“生命线”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维修质量是飞机维修工作的价值核心,飞机维修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确保绝对安全作为最高政治责任,以“匠心”守护“初心”,以“精心”保障“放心”。

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的模范作用。公司党委始终坚信,“骨干强则团队强,党员优则业务优”。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过程中,坚持重点抓好“党员骨干”这支关键力量,让党员成为业务攻坚的“领头雁”、团队建设的“主心骨”。在飞机维修最前线,8名班组长中有6名是党员、2名是入党积极分子,12名区域负责人中有9名是党员,3名是入党积极分子。班组党员带头制定“工作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双清单,动态记录航班保障过程中遇到的设备故障、流程漏洞、协调困难等问题,并指定党员骨干牵头跟进解决,现已累计闭环处理问题320余项,优化航班保障流程18项。实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目标,切实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公司第一党支部指导的“匠心班组”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甘肃省创新型班组”。

突显党员在技术攻关中的带头作用。在飞机维修工作中,急难险重任务往往是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任务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困难在哪里,党员就冲在哪里”。面对维修资质能力提升目标,公司党委主动作为,选拔优秀党员技术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组建B777-200飞机存储维护小组,全力攻坚存储维护项目。党员骨干带领团队成员克服种种技术难关,累计完成氧气瓶活门关闭、起落架转向功能测试、飞控舵面操作测试、飞机燃油系统渗漏排故等定检工作401架次、22316工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宽体机深度维修领域的技能水平,开创了西北地区首家机场维修单位完成B777-200飞机存储维护项目的先河。团队负责人被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聘任为专职维修监督委任代表,更被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树立党员在维修业务拓展升级中的攻坚作用。积极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为顺应维修市场发展需求,扩大维修业务深度广度,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挑选党员技术骨干,成立A320、A330机型飞机拆解技术攻关小组,前往东航技术参加飞机拆解专项培训,系统学习《飞机拆解标准操作流程》《核心部件拆卸工艺》《安全防护规范》等内容,为飞机拆解工作打牢理论基础。面对起落架拆解“液压管路多、连接复杂”的难题,攻关小组对照维修手册逐一标记管路接口,累计记录数据120余项,最终顺利完成起落架液压管路分离、固定支架拆卸等复杂工作;针对APU拆解“线路识别难、拆卸易损坏”的问题,通过反复研究APU电气线路图,成为飞机拆解工作组中首个能独立完成APU拆解的技术团队。截止8月份,技术攻关小组累计参与完成涵盖起落架、发动机、APU、航电系统、液压组件、空调组件及大翼、尾翼等结构件共4205件零部件拆解,且所有部件均顺利通过东航技术验收。此项工作的完成,代表了公司具备了A320、A330等机型核心部件的拆解技术,公司维修市场稳步向多元化迈进。

优化整合:推行区域化管理,提升运行保障“效能值”

兰州机场三期转场后,为适应公司航班保障业务持续增长、运行模式日益复杂的需要,公司党委积极探索管理创新,稳步推进飞机保障区域化管理模式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责任界面、缩短响应时间,进一步提升维修保障的整体效能。

开展红色网格化管理,织密安全防护网。针对三期转场后机坪面积扩大、保障点位增多的问题,公司党委在原有区域负责人制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新机坪重新进行“网格化”划分,将原有3个维修保障区域细分为7个精细化区块,每个区块配备1名业务骨干担任区域负责人,明确其“设备管理、人员调度、安全监督、应急处置”四大职责。针对个别航班保障时段放行人员工作量不饱和、勤务人员人力紧张的问题,创新推行放行、维修、勤务“岗位融合”机制,放行人员通过岗位支援,协助勤务人员完成接送机、机位检查等任务,不仅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勤务人员接送机压力,更进一步优化了航班保障流程,使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组建地井设备维护专班,提升地井电源、空调接驳率。地井电源/空调是机场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设备,也是公司提升经营效益的重要渠道。面对地井设备运行初期故障率高的特点,公司党委以“党建+技术攻关”为抓手,组建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地井设备维护攻关小组”,开展“党员领题攻关”行动。全面对兰州机场所有地井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地井126个、设备 380余台,共发现故障隐患56处。针对电缆加送电机皮带故障多的问题,创新采用链条代替皮带,夹送装置的平均故障率从78%降低至0,平均设备可用率从22%提升至100%,平均每台夹送装置节约工时46.8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夹送装置运行的可靠性;针对风管破损导致空调效率低的问题,创新采用“柔性密封材料 +加固卡扣”的维修方案,修复破损风管5条,使空调送风效率提升30%;通过样板试验8h空吹法、对比法解决空调异味和接头不匹配问题,使空调接驳率从19.8%提升至82.7%;对标国际标准解决插头易脱落难题,使电源接驳率从43%提升至96.6%。在显著提升航司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公司地井设备单项营收创造新高。

智慧赋能驱动管理变革,拥抱“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公司党委围绕区域化管理保障模式,依托班组最小化单元,开发引入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分析历史隐患报告、维修记录,精准定位特定航线风险、季节性系统隐患等系统级风险点,累计发现系统性隐患问题41项,实现了安全管理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测预防。创新建立“问题频次+安全积分”双维量化模型,实施人员全职业周期量化赋分,对放行、维修岗位人员进行技能“画像”,识别高风险作业人员40人,实现了人为因素的精准管控与正向激励。引入无人工具柜航材管理系统,创新航材服务模式,探索实现航材自动化管理,减少库管人员日常管理工作量,为维修一线生产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航材保障服务的同时,加速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现,助力公司生产经营降本增效。

未雨绸缪:应对全新挑战,打好冬季运行“准备仗”

今年冬天是兰州机场三期转场运行以来的首个除冰季,圆满完成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公司党委前瞻谋划、靠前指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力确保转场后的首个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安全平稳。

党委带头掌握“主动权”。公司党委早在年初就将三期转场后的首个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三期运行特点,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专班,成立考察组前往乌鲁木齐等机场学习冬季除冰先进经验,梳理形成《考察学习成果清单》,总结提炼“区域化除冰调度”“多部门协同响应”“特殊天气应急预案”等3类12项经验成果,联合兰州机场开展方案评审会,邀请机场各保障单位共同协商,对公司2025年冬季飞机除防冰实施方案做了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支部带头筑牢“能力墙”。公司党委深知“除冰质量靠技能,技能提升靠培训”,将除冰培训作为“党建+技能提升”重点项目推进。各党支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对全新的除冰液加注站、除冰车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针对新机坪的布局、行车路线等新特点,组织开展全员性的除防冰理论和实操培训,特别是针对新划设的除冰坪位置,对8名除冰指挥员开展“规章+管理”专项培训,考核通过率100%;对60名除冰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基础操作”培训,实现了除冰人员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一位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要求。

党员带头下好“先手棋”。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组织人员对新机坪除防冰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坚持“每日1练、每周 1考,利用每个交接班开展“全流程、高仿真”除冰演练,让“纸上方案”转化为“实战能力”。通过模拟“航班进位—除冰准备—分步除冰—撤离离场”全流程,发现并解决如多辆除冰车路线冲突、信息传递延迟等问题8项。为做好冬季飞机除防冰工作做足了准备,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定海神针”作用。

党建引领风帆劲,匠心筑梦启新程。飞机维修公司党委将持续深化“红色引擎”工程,以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将党的建设融入到飞机维修工作各环节,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成效,转化为坚定信仰、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来源:飞机维修公司党委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