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有效衔接十村十例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2022年06月20日 浏览量:

一、建在产业链上的党支部作用大 

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立足茶园文旅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了石龙沟乡村旅游产业支部委员会,并领办“文县梦境山水乡村旅游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条“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的新路子。 

党支部采取“支部引领、自愿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领办合作社通过改善设备,引进技术,形成了以春茶“龙井”加工为主,夏茶“毛峰”和秋茶“红茶”加工为辅的茶叶产业;改建茶叶加工厂一座,配置茶叶加工设备3套,注册了“梦境山水”商标,从茶园田间管护到茶叶采摘、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了茶叶的统一加工、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分阶段分层次针对茶园老品种病虫害多、品质差、产量不高的实际,发展新品种茶叶6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亩,建成茶叶基地2400亩,年加工销售春茶9000多公斤,夏秋茶6000多公斤,年产值达500万元,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在茶商、游客减少的情况下,党支部采取代购代销的方式,帮助茶农代销春茶200多万元。同时,按照“产业打底,旅游增收”的发展思路,将茶叶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行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鼓励群众兴办农家接待、民宿4家,催生生态茶园观光和农家乐、民宿、农特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的兴起,使茶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二、“捌椒公主”是村民的摇钱树   

武都区郭河乡营寨村是全区最佳花椒适生区之一。花椒产业从早期田间地垄式的零星栽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总面积已高达2144亩,其中盛产面积1000亩,2021年总产量约24万斤,人均产量突破180斤,人均产量位居全区第一,花椒树成为群众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营寨村柏树坪社致富代表杨守成、郭落儿夫妻二人被称为花椒管护的“土专家”,杨守成现年73岁,老伴71岁,他们从土地承包到户后,开始研究花椒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花椒产业,1982年他们栽植了本地的“大红袍”花椒,经过40年的风雨,当年栽植的8棵花椒树仍然屹立在田间地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8棵椒树也因此得名,被过往的群众亲切的称为“捌椒公主”、“郭河椒王”。丰产期,这8棵树干花椒的产量达110斤,是群众口中所称的万元田,“捌椒公主”也成为夫妻二人相伴一生的爱情见证者。为此,营寨村成为全区花椒产业综合管护示范基地,也是花椒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与此同时,郭河乡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截至目前,全乡共种植花椒2.7万亩,其中盛产面积2.2万亩;2021年全乡总产量200万斤,人均产量达到140斤,年收入近1.2亿元,人均收入8400元,成为群众稳步增收的第一产业。

三、非遗产品在文化振兴中升值

西和麻纸制作工艺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麻纸是通过构树树皮纯手工制作,经过七十二道工序加工而成。因纸质柔韧,千年不腐,被誉为“千年寿纸”,在麻纸上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更佳,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高山镇朱河、刘河村抢抓乡村振兴大好机遇,走出了一条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振兴互相促进新路子。 

县乡村大力传承、保护、发展和利用手工麻纸产业,积极响应产业振兴政策,通过创办合作社、组织培训、村民入股、就近创业、电商组织线上销售、上门订购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鼓励其他农户进一步扩大枸树种植规模,给麻纸作坊及合作社供应原料,逐步形成了“生产-制作-销售”一体化产业,使村民在家门口创收。经过7代传承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原先的四尺八楷小麻纸,已改良成十余种不同规格的纸张,其中,四尺整张帘纹麻纸能卖到15元一张,六尺帘纹麻纸能卖到25元一张。截至目前,朱河、刘河两村已经发展麻纸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作坊37户,吸纳本地农户近100人从事手工麻纸制作,年总产值240余万元。同时,该镇鼓励支持邻近的村扩大构树种植规模,并采收构树皮进行粗加工后出售给麻纸作坊及合作社,为麻纸生产提供原材料,不断提高群众收入。

四、生态茶园富裕百姓

康县阳坝镇油房坝村依托梅园沟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和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振兴与百姓富裕的双赢。

该村以“三个共同”促振兴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成立村集体合作社,采取“集体合作社+保底托管茶园+劳务队务工+统管统采统销”的发展模式,对老旧茶园进行更新,施农家肥,坚决杜绝农药、化肥等,保证零农残、零污染。以茶文化为主体,着力抓好一二三产融合,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采摘,高标准管护”的要求,保障茶叶的品质;在茶园两侧种花植绿,栽植芭蕉、茨竹等,不断绿化美化环境,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目前,发展生态茶园1200亩,其中村民茶园入股300余亩,同时带动周边村部分农户茶园入股,年底对入股茶园的农户进行保底分红。发展中蜂养殖2000余箱,开发天鹅湖、快活林、百鸟园等多个旅游景点,不断提升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常年在辖区内从业的村民50多人,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20余家,采茶时节有100多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年前来观光旅游人数达10余万人次,拉动茶叶和各类土特产的销售,有效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60元。

五、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宕昌县好梯乡麻子沟村,在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中,以“拆旧貌、焕新颜”为主要抓手,以提升群众福祉为宗旨,充分考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百姓着想,为农民而建,由群众自己建,效果好,受到群众欢迎。 

该村为切实解决群众物品无处摆放、圈舍及厕所新建选址不合理等问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围绕“老房周围”大做文章,对危旧房屋拆除后土地进行重新编制流转,对农户原有草房、圈舍、卫生厕所,科学规划,合理选址,进行重建。通过创新探索,学习总结先进经验,建设方式以特色、经济、实用、美观有机结合,采取杂物间、圈舍、卫生厕所“三合一”模式,既保留了田园风格,又方便群众取放生活物品和发展养殖业,满足人居环境户内户外一个样的总体工作要求,有效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同时,进一步调动当地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当地木匠、铁匠、土匠、篾匠等民间匠人的聪明才智,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建设了一批别具一格、形式多样的小花坛、小景观。今年,在麻子沟村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方式,乡政府提供砖石材料,由群众投工投劳,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20户群众示范引领,带动全镇村容村貌全面改善。

六、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新颜值

成县鸡峰镇长沟村建立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把全村划分环境卫生整治网格22个,其中户内区域7个,村内公共区域15个;村党支部建立党员结对治理制度,将支部的8名在家党员划分在7个网格中并结对52户群众进行治理。严格落实“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驻村帮扶队”四级包责任区制度,实现了“事有人管、活有人干、环境大改善”的目标。

具体整治中,该村针对“户内户外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号召广大家庭妇女以自家庭院为基础,以“小庭院”为中心,带动“院边、屋边路边、村边”四边环境卫生大提升;按照“从镇到村、从村到组、从组到户、从户到人、从头到脚”五从五到要求,户内环境抓两头带中间,积极组织妇联群团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在镇妇联的组织发动下,长沟村巾帼志愿者带着扫帚、镰刀、铁锨等清洁工具,积极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把房前屋后、村道两边、河塘的垃圾、杂物、杂草以及各家庭院的角落清理得干干净净。逐户过筛,摆脱脏乱差的底线、追求乡村美的高线。持续绿化、美化、亮化村内主干道、空闲地和废旧建筑拆除地,增绿建设小景点、小菜园等微景观,通过支部领着干、党员示范干,群众跟着干。形成了人人参与、户户共建干净美丽村庄的浓厚氛围,达到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良好效果。

七、“小程序”构筑起防返贫监测“大堤坝”

礼县雷坝镇蒲陈村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广使用“户户清”微信小程序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信息采集,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扫码录入农户信息,镇上在后台进行集中审核和反馈,采集、修改和实时上传在农户家中完成,整个流程简单、快捷,小程序易操作、效率高、效果好。

面对境内山大沟深,脱贫群众多,干部入户走访费时费力的实际困难,该村建立健全“一村一专班”工作机制,根据三方面干部优势和特点,结合地域特点,以自然村为基础,把工作区域划分为三个工作单元,每个单元所有信息采集事项包干到底,压紧压实责任,确保信息准确全面;在实操中,首先对入户人员进行详细全面培训后,由包村领导带队入户,工作人员通过识别二维码进入“户户清”小程序,采集农户基本信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人居环境、风险评估,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信息,并对住房、饮食、厨房、入户路等内容辅以影像佐证,确保采集信息直观和准确。通过信息采集,蒲陈村189户农户的基本信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信息进行了大起底。对发现的问题,后台工作人员迅速进行核查,准确无误之后将信息传送至大数据平台,做到“发现-帮扶-清零”闭环管理,“小程序”构筑起了防返贫监测的“大堤坝”。 

八、“民事直说”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2021年6月的一场暴雨造成双河村五保家园前60米河堤垮塌,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周围7户群众。村支部书记杨代平带领党员群众紧急设立警戒线、改水疏流,并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群众告知了险情。雨过天晴后,村上立即召开“民事直说”大会,杨代平作为说事人把河堤险情事项进行了提说。会后,村上紧急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议此段河堤维修的办法,因河堤维修工程量大,村两委决定将事项迅速上报到乡。泰山乡迅速磋商,并第一时间上报县交通局;接报后,县交通局及时赴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迅速调派挖掘机1台、铲车1台、运输车辆2辆以及施工砂石材料,组织施工队,与村民一道连续奋战,以最快的速度修补了60米河堤,有效保护了周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就是两当县创新推广的基层治理“民事直说”模式。近年来,泰山乡双河村两委充分利用“民事直说”会平台,按照群众点单的方式,结合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产业发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脱贫成果巩固、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几十米,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九、一张五保老人的“百人全家福”

徽县虞关乡虞关村82岁高龄老人蒋生杰一生无儿无女,缺少家的温暖,能有家人相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2022年元旦,虞关村组织村民一起欢度新年,大家穿上新衣服、戴上红围巾,与蒋生杰老人拍了一张“百人全家福”。这张喜庆温馨的照片不仅挂在他家里,还挂在村庄最醒目的位置,既圆了五保老人家的“家人梦”,更联结起浓浓的村情民心。

每逢传统佳节来临,村支部带领村妇联、团委及志愿巧厨娘,做上一桌桌美味可口的饭菜,团坐在一起,陪老人们吃一顿团圆饭,拉家常、聊农事、说心事、讲政策……用关心关爱的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帮助一个个留守在家的儿童拥有一个完整童年,虞关村以“牵手计划”“幸福计划”为纽带,以“关爱陪伴”为主线,乡村干部充当起“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姐姐”“爱心哥哥”......与留守在村的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关爱陪伴,让留守的花朵绽放在虞关这片沃土。

上门体检、情亲连线、洗衣、理发、代购、送温暖、做美食、干农活、拍照片、安心摄像头……一个个“接地气”的务实举措,一件件“冒热气”的民生实事,一幕幕“暖民心”的感人画面,述说着乡村振兴“春天的故事”。截止目前,虞关乡累计开展关爱服务行动23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20件,办实事好事518件,用关心关爱的温度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十、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安居乐业

文县口头坝乡曾是全省深度贫困乡之一,过去的坪上、成家山两个村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针对山大沟深坡陡、自然条件严酷的现状,县乡两级决定对其进行整村搬迁,同时对口头坝、豆家湾、高家山3个村高半山地处灾害体农户进行搬迁,在口头坝新村建设集中安置点,建设住宅楼4栋6层113套,安置农户116户355人。如今,安置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多元产业持续发展,安置点群众在新家园过上了幸福美好新生活。

新安置点建设完善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实施了安置点护坡地质灾害治理、河堤加固提升工程,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公共厕所、群众休闲凉亭、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按照“全域花椒、户户‘五小’、长南‘双椒’、长北药材、库区水产”的思路,集中各类资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门路的发展格局。目前,安置点群众累计发展花椒苗790亩、辣椒260亩、中药材510亩、生猪232头、土鸡4640只、中蜂380箱,实现了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全覆盖。同时,在安置点建设了帮扶车间,实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原居住地修缮生产用房232间、改造圈舍116间和硬化农产品晾晒场100户5800平方米,进一步夯实群众持续增收基础。



记者:刘再义(甘肃陇南市乡村振兴局)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