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搬迁户刘长海:新居不惧连夜雨

来源:新华社 2022年06月23日 浏览量:

自打搬到兰州新区,刘长海一家终于敢在雨天睡个踏实觉了。

一早,准备出门的刘长海发现电瓶车座椅淋湿了,方才知道下过雨。什么时候下的,竟浑然不觉。不过,如今下雨再也不是搬入新居的刘长海担心的问题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果耶镇真庄磨村是刘长海的家乡。这座“镶”在山腰的村子,脚底下就“踩”着悬崖。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果耶镇真庄磨村旧貌。(受访对象供图)

在刘长海的记忆里,2008年前后,家乡雨水开始渐渐多过往常。村里人发现,随着雨水的增多,有些房子开始一点点往山下溜。有一年,雨淅淅沥沥下了快一个月,一户人家的房屋同背后的山坡一起滑下了山崖。所幸屋里的人都没睡,及时跑了出来。

自此,下雨成了刘长海最担心害怕的事情。一到雨天,他就拎着板凳坐在屋外“听雨”,手里的烟一根续一根。他盘算,再这么下,就带着一家人去县城租房子住。

终究找房不易,故土难离。刘长海当初的盘算,在老屋的修修补补中,过了一年又一年。但老屋年年修、年年损,看不到效果。

2020年,攒了些积蓄的刘长海咬牙花了20多万元建起新房。钱花光了,他又跑去成都打工赚钱。可刚到成都一个星期,乡政府干部就打来电话,因为连夜雨,还没干透的新房被掰开了一道二指宽的口子。

刘长海欲哭无泪。干部问:“有搬迁的政策,搬不搬?”“搬!”他心一横,跑回来报名。于是,建了新房的刘长海成了村里第一个报名搬迁的人。

起初村里人不理解。有人问他,新房没睡过一天,搬了不心疼?

“再不搬,害后代!”

山里不便的交通已让一家人吃了不少苦,现在房子不稳当、安全难保障,不搬不行!

还有人生疑:“你这么积极,要搬的地方你去过?”

刘长海信一点:党和政府不哄人!

2021年8月7日,刘长海一家迁入兰州新区避险搬迁安置点。面积96平方米的敞亮新居,政府补贴10万元,自己只需再交4.4万元,还可以申请贴息贷款。

刘长海在新家里浇花。新华社记者 王博 摄

“可把我高兴‘惨’了!”刘长海的新家旁就是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全家背着背篓徒步拉砖修房的日子,不复返了。

甘肃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全省超过50%的国土面积位于自然灾害高发易发区。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这些区域的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有些地方依旧年年治、年年出险情,必须采取避险搬迁等有效措施,才能根除地质灾害威胁,创造安全稳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那有布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50户5100余人搬到兰州新区。其中,20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或外出务工就业。

甘肃省计划陆续完成灾害多发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避险搬迁。同时,抓好产业与就业,配套健全公共服务,解决好“稳得住”的问题,使搬迁既提升居住安全水平,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刘长海没有出远门,就在安置点周边务工。妻子在日光温室打工挣钱,两人每月收入也有七八千元。

刘长海手机里还存着老家的照片。他挑了一张有老屋的照片裱了框,准备挂在客厅的墙上。“再过几年,等我们这里绿化好了,感觉就跟老家一样了。”刘长海说。



记者:王博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