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经过连续几天奋战,建设者们完成了在兰州新区绿地会展中心改建方舱医院的重任后,顺利返回各自项目中,舒舒服服洗了个澡,终于可以安心睡上一觉了。躺在床上,他们,累并快乐着。
连续几天的战“疫”过程,他们仍历历在目……
“能为兰州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也很光荣,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建三局兰州新区方舱医院负责人吴明磊自豪地说。
7月8日以来,兰州市暴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短时间内疫情传播迅速,防控压力大,隔离设施需求量大增,特别是对方舱医院提出迫切需求。
疫情当前,闻令而动。7月11日接到兰州有关部门建设方舱医院的任务后,分公司第一时间发布动员令,统一部署现场任务。
“建方舱,谁去?”消息一经发出,兰州新区项目微信群里立刻被“我报名!”“我参加!”等字样刷屏,疫情当前,大家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投身到抗“疫”一线。很快,一支上百人的建设突击队迅速成立,没有准备时间,马上投入建设。
时间紧,任务重。
最先改建的兰州新区绿地国际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在如此大面积的场馆,如何快速调集物资、图纸编制、深化设计,做到科学有序摆放床位、设置缓冲区,同时安全高效布设水电和消杀功能,成为这次施工中最大的挑战。
接到建设任务后,正在兰州空港国际健康驿站项目忙碌的吴明磊立即紧急调集各方资源,驰援方舱医院项目。他与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杨果军一起倒排工期计划,将时间精确到分钟。从接到任务后,吴明磊打了不下50通电话,每天微信步数达3万成为常态。他说:“我们承载了众多人的期望,提前一分钟交付,就能提前一分钟收治病患。”
“材料供应已经联络上,可以确保今晚9点前全部到达!”施工现场,一声坚定的呼喊让大家吃了“定心丸”。这声音来自现场物资保障组组长黄玉峰。
疫情期间,各类物资设施、交通运输很难一如往常保障到位。黄玉峰加班加点,和物资保障组的同事们分工协作,多方协调联系筹措。
10小时内,5000余块12车隔断板、25间折叠箱房及普通箱房、900余张床位、水电安装照明、洗漱饮水功能设施等物资全数送达,晚上10时,顺利开始安装。
作为第一批请战人员,项目技术总工赵子武接令1小时内便立即抵达了现场。他既要与设计院对接频繁的图纸变更,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与施工班组反复进行技术交底。喊破了喉咙、嘶哑了嗓子、脚底的酸痛……凌晨吃完一桶泡面,继续在场馆中来回奔走的赵子武说,“收治点建设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建筑人,关键时刻我必须顶得上”。
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还有一个个为保障项目顺利进展的后勤力量,他们身穿严密的防护服,对运输来的每个物资进行消杀;他们扎起马尾,整理着床铺和生活物品;他们来回奔走,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全员通力协作,团结一致。5小时,784张床位拼装完成;8小时,26间功能房吊装及改装完成。7月12日18时,历时20个小时,兰州新区绿地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改建完毕,设置近800张床位,整个施工团队漂亮地打赢首场“紧急战”。7月18日起,分公司又陆续对会展中心的5号、4号馆进行改建,有了6号馆的改建经验后,建设者们更加迅速高效的完成着建设任务,以平均一天改建一座馆的速度与病毒赛跑。目前5号馆,4号馆均已顺利交付,三座场馆提供近2500张床位,为处在疫情旋涡中兰州快速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后盾。昼夜鏖战,建设团队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了方舱医院改建任务。回首这几天的经历,每个人心中感受不同,体悟不一,但能为这场抗“疫”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安全负责人孙敏超这样写道:2017年7月,我在入职自我介绍时,说出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誓言,在2022年的7月实现了,5年了,初心还在,真好!”
记者:程健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