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探访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黄河石窟——炳灵寺石窟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4-10-16 22:04:55 浏览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条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

这里记载的,正是位于甘肃境内黄河上游永靖县积石山大寺沟的炳灵寺石窟。

从公元400年前开始至清朝时期,炳灵寺崖壁上开窟造像的活动从未停止,成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历经1600年风霜雨雪,历朝历代的历史记忆、人民的智慧、民族的情感全都浓缩在一个个洞窟、佛像与壁画里。

10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甘肃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来到炳灵寺石窟,来自中央及省市县各级网络媒体记者、商业平台编辑、网络名人等组成的采访团走近洞窟群与守护者,近距离感知石窟艺术、全方位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续写甘肃石窟故事。

永靖县,自古以来就是羌、氐、吐谷浑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又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唐蕃古道、羌中道等多条古道路在这里交织,黄河、大夏河、洮河等多条河流汇集在附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中西各民族文化在此传承、交流、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石窟艺术。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介绍,公元四世纪,在西秦佛教信仰的影响下,佛教在炳灵寺勃兴,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就是这一时期营建的。窟内的造像、壁画展现出了佛教初传至汉地时中国石窟的面貌特征。

特别是窟内北壁上的“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题记,是迄今中国佛教石窟中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其造像、壁画也因此成为中国早期石窟分期断代的标尺。后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历代不断修建,至十九世纪末,炳灵寺石窟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汉藏风格的石窟群。

期间,11世纪时,西夏与宋交战,西夏下令毁桥,丝绸之路改道,显赫一时的炳灵寺从此冷落下来。15世纪,藏传佛教进入炳灵寺,到了清代的康乾时期,藏传佛教达到鼎盛,炳灵寺的佛教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期。

清朝末期,由于战乱,炳灵寺内的佛堂被毁、建筑被烧、大型洞窟被炸……一些精美的佛教石雕造像成了断头残臂、身首异处,寺院僧人纷纷逃离,佛事活动被迫停止,炳灵寺再度沉寂。

直至1951年,冯国瑞来到炳灵寺石窟调研,并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后,引起了国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1952年,中央文化部组织专家对炳灵寺石窟进行了第一次调查,至此国家开始对石窟开始实施有效保护管理。

如今的炳灵寺石窟,由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组成,石窟集中分布在下寺区。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尊,壁画900平方米,佛塔56座,馆藏文物438件。

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经1600多年的沧桑发展,炳灵寺赋予了珍贵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走进洞窟,佛教初传入汉地时的特征,印度犍陀罗和秣荼罗艺术风格,“劲健挺拔、高鼻深目”“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曹衣出水、丰满圆润”“奇异怪丽”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均汇集于此。

然而,由于红沙岩质地较软的特性、地质灾害的频发、黄河水的侵蚀等原因,炳灵寺石窟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1955年成立炳灵寺石窟保护所,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炳灵寺石窟的保护工作以“守住”为主,防止破坏、防止被盗,是重点工作。八十年代初到2000年前后,随着炳灵寺石窟守窟人员的增多、经费的增加,保护工作从单一的“守”开始向保护和研究转变。

近20多年来,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从文物本体的保护向环境的保护和文物本体保护并重转变。换言之,不仅要保护好文物本体,更要保护好它的环境。

“近几年,我们对山体和河道进行了加固,开展了防护排查,防止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石窟造成损害。”贺延军说,同时,对石窟进行了调查研究,拟定了具体的保护方案,特别是对盐碱等进行了科学的治理,保护工作已经走向科学化、科技化。


记者:亢兆宁 程健

来源:中国甘肃网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