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白银的进化与生长②】新型工业化:循“新”而动 向“质”而行

来源:甘肃民航 2024-11-13 23:16:07 浏览量:

编者按:

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经济社会进步的征途。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因矿设企、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作为时代变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白银的发展轨迹,深刻印证了“进化之光”之于城市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牵引作用。

在“兰白两区”的大框架下,白银的进化,以及基于进化的生长,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这座城市。

2024年上半年,白银市聚力科技突破,登记省市科技成果5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8件,增长19.52%。

一群拥有新质生产力属性的企业正如繁星般聚集在白银,高科技企业运用智能技术培育出丰硕的成果;先进制造企业以精密工艺打造出优质产品;创新服务型企业则以独特理念引领市场潮流……

2024年上半年,白银市地区生产总值343.97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全省排名第4;

2024年上半年,白银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683元、6734元,增长4.7%、8.0%。

此外,白银市5个县区全部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和“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建设区域,全市国家储备林规划总规模达到105万亩。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与优化营商环境的三重奏,令白银的持续进化有了“软实力”和“硬支撑”。

11月12日起,央广网甘肃频道推出“白银的生长与进化”系列报道,跟随记者的脚步,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跌宕起伏和勇立潮头。

00:00 / 02:43


央广网兰州11月13日消息(记者李红军)白银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工业。

近年来,白银市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按下新型工业化“快进键”:一方面,传统产业焕新,聚焦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强,推动要素进一步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集中。

“改旧”和“育新”双向发力,如今,白银被视为是甘肃新质生产力最为富集的城市之一。

白银高新区一角(央广网发 杜文新 摄)

今年上半年,白银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全省排名第二,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21%,白银工业产业呈现出存量优化、增量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白银市立足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的实际,以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通过改造升级“老字号”企业,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位于白银银西产业园内的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是白银有色集团加快产品升级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白银市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之一。

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目前,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已部分投产,预计2024年内形成每年12.5万吨的上引无氧铜杆生产能力。”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峰说,公司生产铜杆含氧量能够达到6ppm以内,导电率能够达到0.167,各项指标均为行业内先进水平。

王宇峰介绍,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发挥了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延伸铜产业链条,完善了铜加工产业体系中游关键的一环,连接了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力、建筑、工业等领域。

“项目二期主要生产铜排及铜带、铜瓦、镀锡铜导电带、电磁铜扁线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将进一步推进白银集团铜加工产业优化布局,构建现代化铜加工产业体系。”王宇峰说,二期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6.5亿元,带动就业岗位180个,将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对白银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作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地区经营历史最久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电线电缆企业。

近年来,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已建成投产的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及产能提升项目,标志着该公司超微线材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展示大厅,直径为0.012毫米到0.6毫米的电磁线产品琳琅满目,其中0.012毫米的超微细电磁线,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达到了国内极限制造水平。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展示(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项冰仑说,微细电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型继电器、微型马达、电磁阀、电子变压器、点火线圈等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域,并出口至日本、韩国及印度、菲律宾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从矿石到电解铜再到铜杆、电线电缆等产品,白银人赖以生存的有色金属,从初级工业产品变成了战略性新材料,开始跻身中高端领域。

“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白银市工信局规划科负责人孙海蓉表示,白银市将持续通过“三化”改造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提升,形成更多满足新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让传统产业走上“不传统”的发展新路子。

新兴产业循“新”向“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位于白银银西产业园内的甘肃银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8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是白银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该项目可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磷酸铁锂、铜材铝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辅材的发展。

“银高储能之所以选择落地白银,是因为白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且价优的绿色能源以及80%的上游原材料本地化供应。”甘肃银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王宗帅说。

甘肃银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包(央广网发 白银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GWh储能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计划2024年底产品正式下线;二期建设4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我们主要生产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用于风光电储能、电子汽车、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类。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0.79亿元、税收2.26亿元,带动就业岗位650个。”王宗帅说,项目的后续技术提升及关联产业导入,将推动电池正负极新材料产业创新化、集群化发展,进一步促进白银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作为白银市的工业支柱,白银有色集团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冶炼废产品——硫酸,而硫酸恰好是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白银市引进中核钛白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依托白银有色集团、银光公司、靖煤集团的废副产品,相互融合、互为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为了将硫酸“吃干榨尽”,东方钛业在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谋划了以钛白粉、磷酸铁锂、新能源发电等新质生产力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的“硫-磷-铁-钛-锂-钒”绿色耦合循环低碳产业项目,引领钛白粉行业实现战略转型。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肖成虎说:“我们30万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近百万吨的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工业上主要用于下游企业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铁”源,即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达到了企业内部循环的产业闭环。同时,硫酸亚铁还可以在农业上作为铁肥改良盐碱地,目前我们已向白银市三县两区捐赠铁肥数万吨,助力近20万亩盐碱地实施改良。”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厂区(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今年1月23日,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30万吨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一期)首吨产品成功下线。

“随着‘硫-磷-铁-钛-锂-钒’绿色耦合循环低碳产业项目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的相继投产和产能进一步释放,东方钛业预计2024年产值将实现翻番。”肖成虎说。

“我们将持续做大含能材料、光气产业、碳纤维等特色产业,培育电池材料、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谋划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白银市工信局技术创新科科长李靖表示,力争到2025年,白银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到2030年达到26%。

园区筑基迈向未来之城

园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近年来,白银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一区六园”为总体架构,抓园区、建平台,统筹确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引导园区错位发展,筑起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的发展之基。

“一区六园”是以白银高新区为龙头,重点发展循环化工、生物医药、特色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统筹推进银东、银西、刘川、平川、会宁、正路六个园区建设。

作为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主要承载区,白银高新区科学布局主导产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

这几天,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央广网发 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酶催化技术、固相合成技术、光催化技术、生物合成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多肽及多肽分子砌块领域产品的开发,是一家以“绿色科技成就健康生活”为使命,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研发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说:“公司开发的司美格鲁肽及其中间体,是国内少数能够采用生物法实现该产品合成并实现量产的企业之一;采用酶法合成技术打通了多款功效原料的工艺路径,打破原来化学合成技术瓶颈,成本大幅降低。”

白银市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办副主任李世文介绍,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银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银东工业园一期(二片区)、危险化学品停车场、供暖供汽管网等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新增工业用地1600亩。实施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银东污水处理站二期、消防特勤站等项目,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通过不懈努力,2023年,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晋升省级一级园区,刘川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银西化工产业集中区通过省级复核,工业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李世文表示,2024年,白银市将继续加快推动“一区六园”集约集聚、绿色高效发展,力争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左右。

白银高新区航拍图(央广网发 白银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白银高新区还与兰州高新区建立了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双方于今年4月签订共建“飞地园区”框架协议,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联合兰州高新区同上海张江签订了“兰白自创区上海科创飞地合作协议”,共建“兰白-上海张江”科创飞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协同推进兰白两区建设任务落实。

截至目前,白银市“一区六园”累计入驻企业700多家,从业人员7.4万余人,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协同创新基地2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循“新”而动,向“质”而行。如今的白银,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大批工业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正在加速抢占新赛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央广网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