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春耕绘陇原 科技赋能启新程——甘肃农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甘肃民航 2025-04-11 09:19:42 浏览量:

四月的陇原大地,甘肃农垦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科技的春潮。从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到物联网监测的智能灌溉系统,从生物科技培育的绿色农资到数字化管理的供应链体系——这幅充满科技律动的智慧春耕图景,正生动诠释着甘肃农垦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作为甘肃省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今年春耕备耕期间,甘肃农垦集团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重塑传统春耕模式提效率,全力筑牢全年粮食安全“第一道防线”,在陇原大地上书写着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智慧农机绘就“数字春耕图”

走进甘肃农垦金昌农场,一台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划出笔直的沟垄,无人机编队在空中轻盈翩飞,均匀地将农药喷洒向农田,科技范儿十足的“新农具”,为春耕生产添加了新动力。

“我们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在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等智慧设备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耕作效率比传统农机具提升了5倍多。”金昌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胜利介绍,今年春耕生产以来,农场已投入了120台(套)智能化农机设备进行播种、施肥、灌溉等各环节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逾95%。

甘肃农垦金昌农场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覆膜。图片由甘肃农垦集团提供

类似的智能装备、科技设备助力春耕生产的场景,在甘肃农垦各农场随处可见。

位于焉支山下的黑土洼农场,工作人员通过GPS定位等科技手段测量地块区域后,将所得数据一一核算登记在册,建立起数字化农田档案。

黑土洼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淮军介绍,科技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土地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为后续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科学分配农作物种植面积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为我省最大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甘肃农垦集团不断加快农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采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加快产学研融合发展等举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科技力量。

绿色农资构建“生态供应链”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今年春耕,甘肃农垦在农资供应链上掀起“绿色革命”。

走进黄羊河农场的农资配送中心,与传统农资不同的是,这里的货架上多了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绿色产品。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正在对入库农资进行“体检”。激光扫描仪快速识别包装上的量子云码,大屏上立即显示这批有机肥的溯源信息。

“我们建立了农资质量区块链追溯平台,每一袋肥料都有专属‘身份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技术员边说边调出检测报告,28项重金属指标、5类有益微生物含量一目了然。农场还建立了土壤大数据分析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精准推荐最适配的肥料配方。

甘肃农垦盛农生物有机肥公司生物有机肥装袋发运。

在甘肃农垦盛农生物有机肥公司,各条生产线有序生产,操作人员精心细致,机械手臂不停运转,装运叉车来回穿梭。新型生物有机肥在经过配料、造粒、包膜、装袋、封口后,从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鱼贯而出,整齐码垛。一辆辆半挂车有序进出仓库,发运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作为省内农资供应的主力军之一,甘肃农垦亚盛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抗牢扛稳农资保供稳价责任,为当地供应了充足的各种有机肥料,切实保障农资保供稳价,农作物高产稳产。

“公司提前完成各种原料、辅料的储备工作。对发酵车间、造粒车间、包装车间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并专门购置了半自动专用包装线,以确保节后各种肥料足量供应。”负责人杨民结介绍,公司推进科技赋能,深度研发以淀粉渣、蘑菇渣等植物源生物质为原料的产品配方,以“科技+绿色”双轮驱动,全面打响甘肃农垦新型肥料品牌,打造具备甘肃农垦农服新质生产力的微生物肥料“生力军”,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甘肃农垦亚盛农服农资配送。

在绿色有机领域,甘肃农垦亚盛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和新型生物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技术,联合科研院所研发的“有机质循环利用系统”,将秸秆、畜禽粪污转化为高品质有机肥。

针对高原夏菜、有机枸杞等特色作物,该公司构建“无人机飞防+天敌昆虫控害”绿色防控体系,并建成全程有机追溯平台,从播种到采收严格执行欧盟有机认证标准,确保“零化学残留”。

目前,该公司已为上万亩基地提供“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托管服务,推动春耕生产向“生态化、数字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为甘肃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农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智能灌溉织就“高效水网通”

春灌时节的饮马农场,呈现着别样的科技图景。

在智能泵站控制室,技术员轻点触摸屏,分布在各农田的电磁阀依次开启,灌溉水流按照预设程序精准抵达作物根部,其中智能传感器,系统可动态调整灌溉水量。

“这套系统融合了土壤墒情监测、气象预测和作物生长模型,能自动生成最优灌溉方案。”饮马农场党委书记、经理张佐亮指着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的各条渠道的水情数据说:“春灌是耕地越冬后喝的‘第一口水’,保障好春灌,才能让丰产更有底气。我们采用‘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需水模型+智能决策’的精准灌溉模式,实现了‘按需供水、按方计量’。”

作为甘肃省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单位,金昌农场建设了智能化灌溉示范区,安装了电动智能阀操作系统,种植户只需轻点手机App,就能远程操控灌溉阀门、启动智能施肥系统。

甘肃农垦亚盛亚美特公司滴灌带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山丹农场,甘肃农垦亚盛亚美特公司智慧灌溉项目正在平稳运行。该项目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智慧农业技术,实现精准管控,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流程智慧管理体系。

据介绍,该项目团队创新运用有压管道输肥技术,打造出高效稳定的输肥系统。配肥站加工的母液肥可直接输送至田间5吨级储肥罐,高精度雷达液位计与耐腐蚀电动球阀智能联动,实现肥料补给的快速响应。

春潮涌动耕耘忙,沃野蓄势说丰年。这些科技实践背后,是甘肃农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今年,甘肃农垦集团以提升粮食单产为核心,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用科技之犁深耕沃土,全力以赴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记者:冯宝强 通讯员:宋燕

来源:新甘肃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