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美仁草原风光秀美,草场干净。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明远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红榜——迭部、临潭两县公路沿线、村头村尾较前两个月相比环境卫生整治有很大提升;玛曲、夏河、临潭三县积极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更新设施设备,补齐垃圾末端处置短板,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黑榜——部分乡镇及村内护栏、排水渠、篮球场、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群众爱护共物意识不强,人为破坏较严重;部分国道公路沿线废旧电杆、废弃管道乱堆乱放现象突出,高速公路施工路段带泥上路、扬尘污染比较严重;
……
这是2025年5月甘南州全域无垃圾专项督查红黑榜总结性报告里的文字内容,红榜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得好的县市、乡镇、街道进行表扬,黑榜对做得不到位的地区进行批评。报告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拍摄的城乡环境图片,真实展示各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这样的报告,每个月都会准时刊发在甘南融媒公众号上,供大家阅览借鉴。
为纵深推进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发展,甘南州环境卫生专项督查组每月对全州8县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查看各地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这是甘南州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甘南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
甘南州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颁布实施《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制定《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建立健全实施方案、工作标准、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推动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州委领导调研指导、督查检查、解决问题,担当环境治理的“指导员”“协调员”和“督查员”;各级各部门切实将全域无垃圾工作作为“分内事”,逐级靠实责任,指导督促落实;州县人大、政协持续开展调研督导,全州上下形成了上下齐心、综合发力的良好局面。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洁净秀美。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后俊摄
如何具体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
在城市社区,甘南州重点整治垃圾乱放乱倒、广告牌匾乱贴乱画、商铺摊点乱摆乱设等现象,拆除违章建筑,推行“五化”(环卫队伍专业化、清扫保洁精细化、作业标准科学化、监督管理信息化、运作机制市场化)模式。
在乡镇村组,重点围绕乡镇驻地、农牧村组和家庭院落,以“户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理”为标准,全力实施“三清三改”(清垃圾、清塑料、清废弃物,改造厕所、改造圈舍、改进垃圾处理方式)。
在景区景点,按照“四有”(有特色的环卫基础设施、有专业的环卫保洁队伍、有专职和兼职的监督管理机构、有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标准,大力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做到视线所及无垃圾。
在公路沿线,改造美化各类墙体、建筑立面、护坡墙面,全面清除沿线废弃建筑垃圾,引导农牧民群众承接本村周边公路沿线清扫保洁。
在河道水域,逐级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河长的“双河长制”,突出河道、湖面、水库、排洪沟渠等重点部位,在加大乱占、乱采、乱倒、乱建“四乱”现象综合整治基础上,大力实施生态护岸、水质修复、河道景观“三大工程”建设。
此外,甘南州还加大治理资金投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4.16亿元,配备垃圾清运车3464台,建设垃圾中转站33座,设置垃圾收集点1.13万个、环卫工作站217个。目前,全州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2座,全州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100%,农牧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超85%。
如今的甘南,天蓝水绿、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来源:新甘肃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