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天梯山石窟还是雷台汉墓,武威丰富的文旅资源让我感到震撼。”8月25日,“笔墨入山河·大家祁连行”活动“大家”一行走进甘肃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中华读书报社原总编辑王玮说,“但我认为这儿的文化旅游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让‘铜奔马’的出土地被更多人所熟知。”
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铜奔马喷鼻扬尾,昂首嘶鸣,飞驰而来,三足腾空,右后足轻轻踩在一飞鸟的背上,飞鸟回首耸肩,注目惊视……走进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雕塑赫然矗立,栩栩如生。
铜车马仪仗俑(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雷台汉墓是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其还是迄今为止河西地区规模最大的东汉砖石墓葬,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而艺术价值最高的铜奔马于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雷台观(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雷台汉墓的发现,为研究东汉晚期的历史、文化、艺术、军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出土的文物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蔡淑人说。
一号汉墓(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记者:魏晋雪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