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网评:掐住痛点,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4-08-28 09:38:26 浏览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保障科研人员在转化收益分配上享有更大自主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制度建设,探索科企融合发展新模式,多渠道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增强转化意愿。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激发科研人员的转化意愿,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各地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明晰产权结构,促进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深入合作。赋权改革,使得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变“先转化后奖励”为“先赋权后转化+股权奖励+销售提成”,形成“技术股+现金股+销售提成”组合激励模式,将成果完成人与转化项目长期收益发展绑定,科研人员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团队成员对成果转化的潜在收益有了更多期待,促使科研人员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科企融合。同时,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也能够帮助科研团队实现稳健发展。而科研成果的频出,又吸引到更多科研经费支持,成果转化收入一部分用来投入下一项技术的研发,实现“科研—转化—科研”的良性循环。通过赋权试点改革,将成果完成人与成果绑定,实现成果产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转化意愿更加迫切。

点燃转化热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既要增强科研人员的转化意愿,更要点燃他们的转化热情。各地各部门掐住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热情。一些地方专门设置成果转化奖,涉及稳产保供贡献、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开发奖及知识产权转化奖等类别,对获奖人员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方面进行倾斜,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激励。一些地方坚持“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把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与考核,纳入单位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一些地方还在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机构建设、转化平台资源拓展等方面,助力科研人员“掘金挖宝”。探索科研团队与企业建立“企业出题+团队答题攻关”的转化合作模式,联合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打通成果快速产业化的通道,实现研究、产业力量优势互补,加快适应市场的新产品的培育和产业化,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提升转化效益。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并非有了专利就能转化,也不是科研人员转出了专利企业就一定买账,急功近利地盲目转化会导致资源浪费。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让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一些地方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转化体系和制度保障,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建立详细透明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细化有矩可循科研成果转化环节,让科研人员更安心。一些地方组织开展科研成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相关培训,聘请专业法务人员帮助科研人员解释答疑。对于一些大额成果转化项目,邀请科研人员一起参与谈判,保障科研人员利益。在摸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的实践中,无论是成果转化管理人员还是科研人员,都要积极主动作为。尤其是作为科研人员,要及时抓住赋权改革等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的大好机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做好科研服务,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张闲语

来源:中国甘肃网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